我们不是“黄种人”?用肤色划定人种,其实是西方人士的无知

早睡的小花匠 2022-09-01 22:20:15

你知道最开始中国人是怎么被划分为黄种人的吗?从上学时我们就知道世界主要有三种颜色的人种,分别是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然而这种划分真的仅仅只是按照人的肤色划分的吗?真相可能会颠覆你的认知。其实早在18世纪中期,从西方来的旅行家们把东亚人称为白人,在游记中对东亚人肤色的描述大多是白皙或者略暗的白色以及橄榄色,从来没说是黄色,而之所以会有黄种人这个概念,还要从一个叫布鲁门巴赫的医生说起。

这个人平时就一个爱好-解剖,没事儿就喜欢拿着放大镜看看不同人体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在看遍世界各地的骷髅之后系统的把人类划分为五种,以高加索为代表的白种人、以东亚蒙古人为代表的黄种人、以非洲人为代表的黑种人,以及东南亚各岛屿为代表的棕色人种和美洲的红色人种。最后布鲁门得出一个结论,只要看一个人的肤色就可以知道他是什么地方的人,后来利用肤色区分一个人人的身份的风气是越来越严重。

西方社会首先出现了错误的种族歧视,还把人分为文明种族和野蛮种族,渐渐地,西方人对黄种人的刻板印象就形成了夹在黑、白两色人种之间的种族,无知的认为黄种人比白种人低一等,那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原来在早期的西方医学中,他们医生认知太浅薄,认为皮肤是黄色的就是患了某种疾病,比如说我们熟悉的黄疸,将黄种人这个称号安在原本皮肤就不黄的东亚人身上,根本没有令人信服的科学依据,就像东亚病夫这样的称号一样无理取闹。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以肤色为依据进行人种分类,因为不合理性和不科学已经被绝大多数科学家所抛弃,那么问题来了,中国人真的是黄种人吗?如果不以肤色来划分人种,怎样确定自己是不是正宗的东亚人呢?

不知道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舔自己内侧牙齿的习惯?如果你能感觉到有一个大致形状是M型的凹槽,当你的舌头从两颗门牙扫过,感觉左右两边有棱,就说明你是东亚人,因为东亚人的高频特征就是这种铲形门齿,两颗门牙的两边儿翻卷起来,中间凹陷,像一把小铲子,而中国人的门牙也以铲形门齿为主,最典型的就是华北地区的汉族人,他们中这种牙齿的人超过了98%。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了,为什么别的地方的人没有这种铲形门齿,唯独我们有?这其实是东亚人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出现的特征,此外,内眦赘皮也是东亚人眼睛特有的特征。米国的一个人类学家胡顿认为世界上的眼睛就有两种,一种是东亚人的不凹陷的单眼皮,还有就是非东亚人的大眼睛、多双眼皮,虽然东亚人眼形确实是和西方人不同,但这种认知是错误且片面的,那么东亚人独特的眼型是怎么来的呢?

有研究进化论的专家认为,东亚人眼窝的脂肪铺垫和眼裂相对欧美人较小,是为了缩小在严寒的冬季眼睛的受风面积,而欧美人天生眼窝凹陷也属于一种防护性结构,原始人类想要在寒冷的地方生存,必须暴露在外的眼睛拥有一定的抗寒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除此之外,你知道欧美人和东亚人,包括中国人在内还有哪些区别吗?

有些孩子的父母可能会发现,一些孩子在出生以后身上会出现一些青斑,这些青斑被称为新生儿青斑,也叫蒙古斑,95%-100%的东亚人都会有这种斑,这是胎儿在胚胎时期黑色素细胞过多导致的,长大后就会逐渐消失,不过因为欧美人的孩子并不会有这一特征,这种青斑是天生的。还有一点,不知道去过欧洲旅游的朋友有没有发现,那就是欧洲人身上的体味儿,就算不喷香水其实也比大部分的东亚人,尤其是我们中国人更重。

在20世纪刚开始的时候,他们身上的体味更重,因为他们的卫生条件非常糟糕,一周才能洗一次澡,即使他们现在每天洗澡还是会有一定的体味,这是他们的先天基因和饮食习惯带来的,我们就比较幸运了,中、韩等东亚国家几乎很少有人有体味。最后和大家探讨一个很多人心中的疑惑,那就是明明中国人的皮肤很白皙,为什么会被称为黄种人呢?

其实这个称呼最早是被西方人定义的,因为清朝晚期腐败,老百姓们连饭都吃不饱,看起来面黄肌瘦,所以说黄皮肤在当时是一个比较轻蔑的称呼,当然了,当时所有的东亚人都被西方人统一划分为黄种人,所以说后来日本人一直都不承认自己是黄种人,那么我们现在为什么要自称黄种人呢?其实主要原因还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中,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而我们又是炎黄子孙,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耕大国,我们依靠土地为生,黄色也是土地的颜色。

所以说我们承认自己是黄种人,并不是西方人所说的黄皮肤、比人低一等的黄种人。

5 阅读: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