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坑害中国人?国产药在国外卖65元国内却卖2300元,被罚12亿!

万事浮华 2024-08-01 23:13:43

有的医院用药救死扶伤,有的却用来赚黑心钱。

2023 年 12 月,一条关于四家药企因垄断被处罚的消息冲上了热搜。

这个时候,很多病患才知道,自己在国内花至少两千块钱才能买到的药,其实原价竟然只有 65!

而这四家药企也因此被罚款了 12 亿人民币,他们有什么能耐竟然能在国内垄断药物,将药价翻了这么多倍?难道是背后有什么靠山吗?

写作不易,希望各位观众老爷理解,每天作者写作超过 12 小时,收益只有 50 多块,文中加入 5 秒广告解锁,就是能为了多几块收益,希望不要再骂了,希望观众老爷理解。

国外几十,国内几千

这起案件的主角是一种名为"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 B"的药物。这种药物虽然名字拗口,但它在医学界的地位却不容小觑。

它主要用于治疗由耐药革兰阴性菌引起的急慢性感染,是抗生素领域的一把"尖刀"。

然而,就是这样一种关乎生命的重要药物,却成为了一些企业牟取暴利的工具。

在国外,这种药物的价格约为 65 元人民币一支,可以说是相当亲民的。

然而,在我国市场上,同样的药物却被炒到了 2303 元到 2900 元一支的天价,价格足足翻了 30 多倍!

如此巨大的价格差异,自然引起了市场监管部门的注意。

经过调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现,这背后隐藏着一个由四家药企组成的垄断联盟。

这四家企业分别是上药生化、武汉汇海、武汉科德和民康制药。

它们通过一系列不正当手段,人为抬高了药品价格,从中牟取暴利。

丑恶的垄断手法

这些企业是如何做到的呢?

首先,他们控制了原料药的供应。

武汉汇海早在 2010 年就与丹麦雅赛利公司签订了供货协议,成为后者在中国市场的代理商。

从 2016 年开始,武汉汇海甚至给了丹麦雅赛利中国区销售负责人不少好处费,要求其不向其他企业销售硫酸多黏菌素 B 原料药。

这一手段非常有效,从 2015 年开始,丹麦雅赛利向中国出口的硫酸多黏菌素 B 原料药中,98%都被卖给了武汉汇海或其指定的企业。

剩下的 2%则被卖给了医疗器械研发公司,根本没有用于生产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 B。

控制了原料药供应后,这些企业开始大肆抬高价格。

原本从丹麦雅赛利进口的原料药价格为 73-94 元/克,按照每克原料药可以生产 15 支制剂来计算,每支制剂中原料药的成本仅为 4.8-6.2 元。

加上生产过程中的其他成本,每支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 B 的总生产成本约为 8.6-14.6 元。

然而,这些企业并不满足于合理的利润。

他们在原料药销售环节安排了 38 家医药经销公司,通过流转过票、层层加价的方式,将原本 73-94 元/克的原料药价格,一路推高到了 1.8 万 -3.5 万元/克。

这样一来,当原料药最终卖给上海上药第一生化药业用于生产制剂时,价格已经高得离谱。

这种做法造成了一个假象: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 B 的价格之所以高,是因为原料药价格高。

而实际上,这完全是人为制造出来的"高成本"。

最终的结果是,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 B 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价格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

根据第三方数据,2017 年以来,在美国和印度这些销售量与中国相近的市场,同规格或相近规格的制剂售价折合人民币为 47-183 元/支。

即使在销量较小的巴西、土耳其等市场,价格也不超过 130 元/支。

而在中国市场,这种药物的价格竟然高达 2303-2918 元/支!

更令人震惊的是,2022 年的数据显示,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 B 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加权平均价格为 65 元/支,而中国市场的挂网价格是这个价格的 35-44 倍!

这种价格差异,已经远远超出了正常的市场波动范围,明显是垄断行为的结果。

根据上海医药 2021 年年报,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 B 共计销售 61 万支,其中医疗机构采购 54 万支,中标价格区间为 2120 元 -3100 元。

即使按最低价 2120 元/支计算,仅在医院销售终端就卖出了约 11.45 亿元。

到了 2022 年,医疗机构的实际采购量达到了 71.6 万支,按照统一的中标价格 2303 元/支计算,医院终端销售额高达 16.49 亿元。

幸运的是,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太久。市场监管部门迅速介入,对这四家企业展开了严厉的处罚。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对它们开出了高达 12 亿元的罚单。

在这 12 亿元的罚款中,有 10.04 亿元是没收的垄断违法所得。

然而,这起案件只是冰山一角。2023 年,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了 11 起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案件,总罚没金额达 18.69 亿元。

其中,涉及医药领域的案件就有 5 起,罚没金额高达 17.02 亿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武汉汇海医药。

这家企业不仅参与了硫酸多黏菌素 B 的垄断,还牵涉到另一起原料药垄断案件。

调查发现,武汉汇海与远大医药达成并实施了关于去甲肾上腺素原料药和肾上腺素原料药的垄断协议。

这两种原料药同样是生产重要药品的关键原料。

为此,反垄断执法部门对远大医药处以 2.85 亿元的罚没,对武汉汇海处以 3505.16 万元的罚没。

这些案例反映出,一些医药企业已经形成了一种利用市场优势地位牟取暴利的固有模式。

它们或是通过垄断原料药来控制下游产品,或是直接操纵最终药品的价格。

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最终受害的都是广大患者和整个医疗体系。

医药行业反垄断执法的缩影

事实上,这起案件只是近年来医药行业反垄断执法的一个缩影。

数据显示,2022 年,医药行业垄断案件涉及罚没总额为 4370.91 万元,而到了 2023 年,这一数额已经接近 18 亿元。

2023 年办结的 7 起医药行业反垄断案件均在药品领域,涵盖抗菌药物、肿瘤治疗、OTC 药物等多个细分市场。

对于许多普通家庭来说,几千元一支的药物价格可能意味着倾家荡产。

更为严重的是,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在拿患者的生命做赌注。

当一种重要的抗生素被炒作到普通人难以承受的价格时,意味着有些患者可能因为经济原因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看得起病"的愿望。

让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每一种药品都能物尽其用,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应有的治疗,每一个生命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这不仅是医药行业的进步,更是整个社会的进步,是我们共同的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来源:

新华网——《反垄断发力:四家药企虚增原料药成本数百倍,2023年药企罚没合计超17亿元》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王艾冰)“4家药企合谋抬高原料药药价被罚超12亿。”近日,原料药垄断再开天价罚单。》

第一财经——《去年医药反垄断罚没近18亿,原料药企为何是重灾区》

每日经济新闻——《四家药企因垄断被罚12.19亿元背后:成本十几元的药物,售价为何能翻百倍?》

齐鲁壹点——《感染危重症患者的救命药从2000多元降至123元,利润惊人》

财联社——《多事之秋上海医药:近一成净利因子公司涉垄断罚没 硫酸多黏菌素B“打一折”真相浮现?》

上观新闻——《罚没款合计12.19亿元!专家解读“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反垄断案》

0 阅读:0

万事浮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