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的未来,不在于培养几个巨星,而在于让更多孩子爱上足球。”
“是的,‘草原的宽度’比‘山峰的高度’更重要。”
杨旭:中国足球青训,需要更多“草原”
2024年3月23日,杭州。2025年首场《中场对话》分享会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拉开帷幕。前国脚杨旭,这位曾经在绿茵场上叱咤风云的身影,如今正将目光投向中国足球的未来——青训。
“说实话,我以前很少关注青训。” 杨旭坦诚道,“退役后,看着中国足球在国际赛场上屡屡受挫,我开始反思,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最终,我将目光锁定在了青训上。”
杨旭的青训之路,始于一次偶然的日本之行。他的两个儿子在那里接受足球训练,让他亲身感受到了日本青训体系的成熟和完善。“他们的训练不是简单地追求高强度的技战术,而是更注重兴趣的培养和基础的打磨。这让我印象深刻。”
“日本足球的成功,并非偶然。他们注重的是普及,是让足球成为一种全民运动,这也就是我所说的‘草原的宽度’。” 杨旭解释道,“他们拥有庞大的基层教练员队伍,能够让更多的孩子接触足球,从中选拔出优秀人才。而我们,往往过于关注那些所谓的‘天才’,只盯着‘山峰的高度’,却忽略了‘草原’的广阔。”
杨旭认为,中国足球青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基层教练员的严重匮乏。“职业球员毕竟是少数,而真正决定足球发展的是广大的基层教练员。他们才是足球的‘土壤’,只有土壤肥沃了,才能长出参天大树。”
“我创办了自己的俱乐部,就是想尝试将日本青训的理念融入到中国足球的土壤中。” 杨旭语气坚定,“我希望有更多的优秀退役运动员能够加入到基层青训中来,用自己的经验和热情,去培养更多热爱足球的孩子。” 他强调,这不是简单的技术指导,更是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的传承。
关于青训教练是否需要职业背景,杨旭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对于13岁以上,即将进入职业梯队的球员来说,经验丰富的专业教练是必不可少的。他们需要专业的指导,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竞技水平。但是,对于更低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更重要的是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足球基本功。对于这个阶段,热情的基层教练员就足够了。”
他用生动的比喻解释道:“想象一下,一个孩子第一次接触足球,他需要的是一位耐心的老师,教会他如何踢球,如何热爱足球,而不是一位严厉的教练,用高强度的训练来压榨他的潜力。只有孩子们爱上了足球,才能为中国足球的未来储备源源不断的人才。”
杨旭的分享,引发了现场观众的热烈讨论。有人赞同他的观点,认为中国足球青训需要从基础做起;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人才选拔和培养同样重要。但无论观点如何,杨旭的经历和理念都为中国足球青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
“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为中国足球的未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杨旭最后说道,语气中充满了希望和坚定。 他的话语,在雨声中回荡,也为中国足球的未来,增添了一抹亮色。
给失败找借口,永远不会有进步。
订个小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