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和学校的陪伴与教育至关重要。1月13日至14日,为期两天的家庭教育论坛暨亲子活动在广西新起点励志教育集团成功举办,论坛主题围绕“家校共育,助力孩子健康成长”重点展开互动式交流探讨。旨在加强家校合作,共同探索家庭教育的妙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论坛上,广西心理卫生协会秘书长、南宁市拔尖人才伍业光教授重点就“青少年抑郁心理问题分析与心理调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伍教授指出,青少年抑郁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据相关研究显示,青少年抑郁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青少年抑郁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当前社会竞争环境与家庭教育方式,与日常生活、学业、社交以及青春期等压力都息息相关。针对青少年抑郁心理问题,伍教授通过现实案例的剖析,重点从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增强自我意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适量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寻求专业帮助五个方面给家长们支招。
同时呼吁:青少年抑郁心理问题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家长、学校和社会都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多方联动共同营造一个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氛围,减少对他们的压力和负面影响。只有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和青少年自身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预防和解决这一问题,让青少年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来自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兼任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理事的滕洪昌教授则主要围绕“基于法律视角的家长责任解读”,侧重从法律视角论述家长在青少年抑郁问题中的责任。滕教授指出,家长的教育方式与青少年抑郁心理问题密切相关。一些家长过于强调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兴趣和个性发展,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家长作为青少年的监护人,有义务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如果家长在发现问题后未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导致孩子出现并加重抑郁症状,那么家长可能会被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在如何避免家长在青少年抑郁问题上承担法律责任方面,滕教授也给出了良方。建议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要积极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要时刻增强法律意识,要明确自己在孩子教育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在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应该积极寻求法律援助和帮助,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
来自安徽省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心理治疗师葛毅老师也就“家长如何优雅地陪孩子长大”与家长们进行了精彩的互动交流。葛毅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陪伴孩子健康成长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陪伴不到位或者错位,可能会给孩子的一生留下缺憾甚至阴影。同时,学校作为孩子接受正规教育的场所,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家庭和学校的关系,就像一个等腰三角形,学生是顶点,家庭和学校是底边的两个点。家庭和学校距离越近,学生的发展越高;家庭和学校合作越默契,学生的成长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