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化验单是最常见的检查,血常规化验单包含了多项指标,包括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等。以下是对这些指标的解读:
白细胞:白细胞是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等异物的主要防线,是保护我们的血液战士。血常规化验单中,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各类细胞的比例是关注的重点。

白细胞计数:正常值是(4-10)×10^9/L,如果低于4×10^9/L叫白细胞减少,如果是超过10×10^9/L,一般考虑炎症或者是白血病的情况。
中性粒细胞:如果中性粒细胞比率增高,通常提示有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大。而中性粒细胞减少则与某些革兰阴性菌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物理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有关。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比例增高通常提示有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大。淋巴细胞减少则与免疫缺陷病、药物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有关。
红细胞: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判断贫血的主要依据是看红细胞的计数和血红蛋白的量。

红细胞的计数:正常范围是成年男性为(4.0-5.5)×10^12/L,成年女性为(3.5-5.0)×10^12/L。如果低于这个范围,通常意味着贫血,血红蛋白一般小于120g/L叫做贫血;血红蛋白在90-120g/L之间叫轻度贫血;小于90g/L叫中度贫血;如果血红蛋白<60g/L叫做重度贫血。
血小板: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如果血小板减少,得看看是不是有其他情况,看看病因。

血小板正常值范围是(100-300)×10^9/L,如果是<100×10^9/L叫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包括非免疫性因素如感染、妊娠、药物等,也有免疫性因素如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其他指标的意义不大,另外这些指标升高或者降低一点点,一般没什么太大的意义,所以读者看到化验单上的箭头,也不要过于担心。
总的来说,血常规化验单包含了多项指标,解读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指标的意义。如有异常,建议及时咨询医生进行相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