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步步紧逼”,第三国跟风,中国芯片产业如何破局?

万象洞察 2025-01-24 17:10:10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芯片,这个小小的电子元件,却成为了全球大国博弈的关键战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围绕着它悄然展开。而这场战争的主角之一,便是一直试图在科技领域压制中国的美国。

据上观新闻报道,最近,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居然说了句大实话,承认在芯片领域打压中国是“愚蠢之举” 。可这看似“清醒”的言论背后,美国政府却并没有停止对中国芯片产业的疯狂打压。早在2022年,美国商务部就以所谓“国家安全考虑”为由,禁止美国公司向生产先进芯片的中国工厂运送设备,试图用这种粗暴的手段严格限制中国的科技进步。去年12月下旬,美国政府又宣布,要对美国企业以何种方式采购中国制造的半导体展开审查,美其名曰是为了减少中国构成的所谓“国家安全风险” 。而当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被问及美方将如何回应中国最近取得的芯片制造突破时,她更是扬言将“采取尽可能最强有力的”限制行动以保护美国。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近期也大放厥词,在芯片问题上宣称美国不会与中国进行谈判,更不会妥协。这一系列的举动,无不显示出美国在芯片领域对中国的打压已经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资料图)

美国打压中国芯片产业的手段可谓是五花八门。首先,利用其在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实施打压。美国凭借着在芯片技术、设备、材料等方面的优势,限制关键技术和产品向中国出口,试图切断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的“粮草”。其次,美国联合盟友伙伴共同打压。它不断拉拢荷兰、日本等国家,要求它们配合自己对中国实施芯片技术出口限制。再者,对芯片产业高端人才实施打压。通过各种手段限制中国芯片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挖走中国芯片企业的关键人才,妄图从根本上削弱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潜力。然后,堵塞各种漏洞,实施无缝打压。不断细化出口管制措施,对一些可能被中国利用的技术和产品都进行严格管控。最后,制定新规实施持续打压。频繁出台各种新的政策法规,持续收紧对中国芯片产业的限制。

然而,美国这种歇斯底里的打压,并没有达到它预期的效果。一方面,美国自己的芯片行业发展出现了严重问题。除了英伟达之外,美国营收排名前十的芯片企业中,80%的企业本财年的营收增速远低于全球芯片市场的增速,甚至有五家企业今年预计都是负增长。这充分说明,美国的芯片产业在其错误的政策下,已经逐渐失去了竞争力。另一方面,美国发现之前通过打压先进制程遏制中国芯片行业发展的思路也出现了问题。美国自己也承认,将芯片划分成“先进制程”和“成熟制程”具有认知上的误导性,成熟制程并不代表落后。而中国在成熟制程领域的快速发展,已经让美国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2024年,中国成熟芯片的全球市占从18%提升到34%,这一数据的变化,足以让美国意识到,它的打压并没有阻止中国芯片产业的崛起。

美国的芯片产业(资料图)

就在美国带头对中国芯片产业进行疯狂打压的时候,第三国也传来了重大风声。据英媒援引三名知情人士的消息称,美国正在制定一份禁止接收关键设备工具的中国先进芯片制造商名单,以便让美国企业“更容易遵守规定、阻止技术流入中国” 。简单来说,美国在芯片领域对中国进行打压又有了新的动作。而与此同时,美媒消息指出,拜登政府当下正在考虑将多家与华为有关联的中国半导体公司列入黑名单,同时还在考虑是否要对中国的内存芯片制造商进行制裁。这一系列的消息,无疑让中美之间的芯片博弈更加紧张。

除了美国,一些原本与中国有着良好经贸关系的国家,在芯片问题上也受到了美国的影响。以荷兰为例,1月15日,荷兰宣布将扩大半导体相关物项出口管制范围。中方对此表示高度关切,因为半导体产业是高度全球化的领域,荷兰此举无疑是在追随美国,严重威胁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中方希望荷方作为世贸组织成员,能从维护国际经贸规则及中荷经贸合作大局出发,尊重市场原则和契约精神,切实维护包括中荷企业在内的各国企业正当权益,维护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但荷兰的这一决定,还是让中荷之间的半导体合作蒙上了一层阴影。

荷兰(资料图)

在全球芯片产业的大棋盘上,美国的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中国的利益,也对全球芯片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美国的打压行为,破坏了全球芯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导致许多企业面临供应链断裂的风险。比如,荷兰的ASML公司,其新签订单环比下降超50%,主要就是受中国大陆订单减少的影响。美国的盟友们,在面对美国的施压时,也并非完全配合。荷兰经济事务大臣阿德里安森斯就表示,尽管有压力要求欧洲更紧密地配合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的限制,但她仍然主张对此采取审慎态度,毕竟此类政策可能造成更广泛的影响。日本方面反应也十分冷淡,它们希望评估当前限制措施的影响,然后再考虑采取更严格的措施。这表明,美国试图构建的芯片“包围圈”,并非坚不可摧。

对于美国的打压,中国并没有坐以待毙。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多次明确指出,美方以所谓“国家安全”为借口,限制对华芯片出口,是典型的经济胁迫行为,是毫无原则底线的单边霸凌行径。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也强调,中方一贯反对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武器化,敦促美方不要采取错误做法,并将视情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在政府的坚定支持下,中国的芯片企业也在不断努力,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国产化替代步伐。例如,云天励飞发布采用自主可控国产工艺的AI芯片,中科曙光推出智算整体自研方案等。中国企业正在用实际行动证明,美国的打压无法阻挡中国芯片产业前进的步伐。

芯片(资料图)

从全球的角度来看,美国在芯片领域对中国的打压,是一种短视的行为。芯片产业是高度全球化的产业,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美国试图通过打压中国来维持自己的科技霸权,不仅破坏了全球芯片产业的生态平衡,也阻碍了全球科技的进步。这种做法,最终只会让美国自己在全球芯片产业的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

在未来的全球芯片产业发展中,合作共赢才是正确的方向。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和重要的芯片生产国,在全球芯片产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共同合作,推动芯片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全球芯片产业的繁荣做出贡献。而那些试图通过打压中国来获取短期利益的国家,最终可能会发现,他们失去的远比得到的更多。全球芯片产业的未来,需要各国摒弃偏见,携手合作,共同开创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