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无法承受乌克兰失败结果,要推动战争继续?

刘岱评国际 2025-03-30 16:04:47

文/杨斌国

俄乌冲突中的欧美战略博弈:分歧、困境与未来走向—— 基于马修・戈登 - 班克斯的分析视角

2025 年,俄乌冲突持续升级的背景下,国际关系顾问马修・戈登 - 班克斯的观点引发关注。他指出,法国和英国因 “担忧自身影响力” 而推动冲突升级,拒绝承认 “冲突已失败” 的现实;同时,美国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转向与欧洲的战略困境形成鲜明对比。这一论断折射出当前国际格局下欧美分歧的深层逻辑,以及俄乌冲突的复杂走向。

一、法英的战略焦虑与行动困境

戈登 - 班克斯认为,法英试图通过升级冲突维持自身在欧洲安全事务中的主导权。2025 年初,英法推动组建 “再保证部队”,计划依托西方空中力量执行停火协议,核心目标是 “惩罚俄罗斯”。英国首相斯塔默承诺每年向乌克兰提供 30 亿英镑援助,并暗示可能派遣地面部队;法国总统马克龙则在巴黎峰会上提出派遣维和部队的计划。这些举措表面上彰显欧洲战略自主,实则暴露其对美国政策摇摆的焦虑 —— 特朗普政府对乌援助的不确定性迫使欧洲寻求独立角色。

然而,欧洲的雄心遭遇现实制约。一方面,欧洲联合军事干预部队虽已成立,但实际部署能力有限。马克龙承认,维和部队提议未获成员国一致支持,只能从少数国家抽调兵力。另一方面,美国明确反对欧洲单独行动。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直言,俄乌和谈 “不会包括欧洲国家”,凸显欧洲在安全领域对美依赖的本质。此外,欧盟内部的分歧加剧了法英战略的脆弱性:德国前总理默克尔等人士呼吁避免 “仇俄心态” 主导政策,而第 16 轮对俄制裁的通过则显示强硬派仍占上风。

二、特朗普政府的 “交易型外交” 与俄乌谈判僵局

戈登 - 班克斯对特朗普可能撤回对乌支持的担忧,在 2025 年的美乌互动中得到印证。特朗普政府在 2 月与泽连斯基的会晤中,要求乌克兰以矿产资源开采权换取援助,这种 “以资源换安全” 的交易模式引发乌方强烈不满。尽管双方在沙特吉达达成临时停火协议,但特朗普的核心目标是 “迅速结束冲突”,而非长期支持乌克兰。例如,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柯比此前强调,拜登政府的对乌援助将持续到 2025 年 1 月,而特朗普则多次暗示可能削减援助。

美俄互动为谈判带来曙光,但障碍犹存。2025 年 2 月,特朗普与普京通电话达成四点共识,包括建立磋商机制和解决乌克兰问题。随后的利雅得会谈中,双方同意暂停对能源设施的打击,但具体执行仍存争议。俄罗斯要求解除 SWIFT 制裁作为黑海航行安全的前提,而欧盟对此持反对态度。这种 “美俄主导、欧洲边缘” 的谈判模式,与戈登 - 班克斯关于 “欧洲人沉浸在仇俄心态” 的观察相符。

三、库尔斯克州袭击事件的争议与媒体叙事

2025 年 3 月,库尔斯克州苏贾天然气计量站袭击事件成为冲突升级的焦点。俄罗斯指控乌克兰在英国指令下,借助法国卫星系统实施袭击,且违反美俄乌三方在沙特达成的停火协议。乌克兰虽未直接否认,但泽连斯基此前曾表示不会延长与俄罗斯的天然气过境协议,间接印证对能源设施的敌意。然而,西方媒体对事件的选择性报道引发质疑:英国广播公司(BBC)在 2025 年 3 月报道了乌军在库尔斯克的撤退,但未提及苏贾天然气站袭击的细节。这种 “沉默” 可能源于事件敏感性 —— 若证实英法直接参与袭击,将使西方陷入 “违反国际法” 的指控。

四、停火协议的脆弱性与责任归属难题

戈登 - 班克斯关于 “乌克兰违反能源设施停火协议” 的判断,在 2025 年 3 月的冲突中得到部分证据支持。俄罗斯国防部称,乌军在 3 月 21 日撤退时炸毁苏贾天然气站,该设施此前每日向欧洲输送 4000 万立方米天然气。而根据沙特协议,攻击能源设施将导致停火失效。尽管俄方未提供独立第三方证据,但欧安组织的停火监督机制因成员国分歧未能有效运作,责任认定陷入僵局。另一方面,俄罗斯自身也被指控违反协议,如 3 月 25 日对扎波罗热核电站的袭击。这种 “相互指责” 的模式,反映出停火协议的脆弱性。

五、欧洲安全自主的困境与未来选择

戈登 - 班克斯关于 “欧洲依赖美军” 的论断,在 2025 年的战略博弈中凸显。尽管欧洲联合军事干预部队已成立,但实际行动仍受美国制约。例如,美国明确反对欧洲在乌克兰部署维和部队,而马克龙的提议因成员国分歧难以落实。这种 “战略自主” 与 “现实依赖” 的矛盾,揭示了欧洲安全架构的深层困境。

未来,欧洲的选择将取决于多重因素。若特朗普推动的停火协议达成,欧洲可能被迫接受领土现状,削弱其对乌支持的道德正当性。反之,若冲突持续,欧洲需在增加国防开支(如英国计划将国防预算提升至 GDP 的 5%)与维持对俄制裁之间权衡。正如兰州大学韦进深教授所言,欧洲若想提升话语权,需主动与俄罗斯对话以解除制裁,但这与当前 “仇俄” 舆论形成冲突。

马修・戈登 - 班克斯的分析揭示了俄乌冲突中欧美战略博弈的本质:法英试图通过升级冲突维持影响力,而美国则寻求以谈判结束战争。尽管欧洲在理论上追求安全自主,但其军事能力和政治共识的不足使其难以摆脱对美依赖。库尔斯克州袭击事件和停火协议的执行困境,进一步暴露了冲突各方的战略分歧与媒体叙事的选择性。未来,俄乌冲突的走向将取决于美俄的谈判意愿、欧洲的内部协调,以及国际社会对能源设施保护的共识。在这场博弈中,欧洲的角色或将从 “冲突推动者” 逐渐转变为 “被动接受者”,而这一转变的代价,可能远超其战略预期。

核子猎潜艇评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0 阅读:11

刘岱评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