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反垄断重拳出击!港口交易暂停!李嘉诚踩了哪些雷区?

明方风林界 2025-03-30 14:56:42

3月初,长江和记实业宣布,以22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57亿元)的价格,将覆盖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90%股份打包卖给美国贝莱德财团。这笔看似普通的商业交易,却因涉及巴拿马运河两大战略港口“巴尔博亚”与“克里斯托瓦尔”,瞬间被推上风口浪尖。

这两个港口有多重要?简单来说,它们扼守着全球海运的“咽喉中的咽喉”——巴拿马运河。全球6%的贸易量依赖这条航道,而中国与拉美60%的海运贸易必须经过此地,中国商船货运占比更高达21%。

若美国通过控制港口权限流、加费甚至封锁航道,中国“一带一路”的全球供应链可能遭遇精准打击。用香港《大公报》的话说,这相当于“把中国海外物流命脉拱手让人”。

更微妙的是,交易内容不仅包括港口运营权,还涉及智能调度系统和船舶安检数据库的移交。

这意味着美国可能掌握中国商船的货物类型、航行轨迹等敏感信息,甚至为对华制裁提供“弹药”。这种背景下,一桩商业买卖瞬间升格为“战略危机”。

从漫天要价到低价甩卖:交易背后的定价迷局

交易消息一出,舆论迅速分化为两派。支持者认为李嘉诚“在商言商”,高位套现无可厚非;反对者则痛斥其“见利忘义”。然而,争议的核心并非简单的道德批判,而是隐藏在交易细节中的定价双标。

回溯2015年,和记黄埔曾与中国内地国资财团洽谈出售40%港口股份,估值高达1500亿至1600亿港元,对应息税前利润(EBITDA)的26-28倍,远超行业平均10-12倍水平。

更关键的是,这笔交易既不赋予控制权,也不允许参与管理。反观此次卖给贝莱德的90%股份,估值仅为1476亿港元,对应EBITDA约13倍,且附带完全控制权。

“入股40%比收购90%还贵一倍,这简直是逼着别人当冤大头!”有分析人士直言,当年内地企业并非“不想买”,而是和记黄埔的要价高得离谱。如今低价甩卖给美国财团,难免让人怀疑背后存在政治压力。

更耐人寻味的是,贝莱德集团首席执行官芬克在交易洽谈期间曾秘密造访白宫。而特朗普政府正计划对中国商船征收高额“入港费”,若控制巴拿马港口,美国无需政治施压,仅凭商业手段就能掐住中国贸易咽喉。这种背景下,交易已超出商业范畴,成为地缘博弈的棋子。

国家机器的强势介入:审查令如何按下暂停键?

3月28日,这场博弈迎来转折点。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突然发声,宣布将对交易进行反垄断审查,强调要“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几乎同一时间,港媒曝出长和集团已暂缓原定4月2日签署的最终协议,高层人士隐晦表示:“大家明啦(知道的)!”

表面看,这是一次常规的合规审查。但结合此前港澳办连续转载《大公报》三篇檄文、香港两任特首罕见发声等动作,审查令更像是一套组合拳的收尾动作。

从3月13日《莫天真,勿糊涂》痛批交易“没有腰骨的跪低”,到3月17日以香港供水史呼吁“背靠祖国”,官方态度已从旁敲侧击转为正面阻击。

审查的深层逻辑在于反制美国的“长臂管辖”。交易需通过欧盟、美国、巴西等12个司法管辖区的反垄断审查,而中国同样拥有法律武器——根据《反垄断法》,境外垄断行为若影响国内市场,中方有权介入。

这意味着,即便交易在其他地区获批,只要中国亮红牌,这场“跨国婚礼”就可能彻底告吹。

香港的十字路口:自由贸易港光环能否存续?

交易暂停后,一个更深远的问题浮出水面:当香港企业遭遇国际政治挤压时,究竟该以何种身份自处?

长期以来,香港凭借“一国两制”优势,在国际商业舞台上扮演特殊角色。但此次事件暴露出残酷现实——西方资本从未将香港企业与内地企业区别对待。

贝莱德集团一边收购长和港口,一边持有汇丰控股8.9%股份,这种“两头通吃”的策略,恰恰说明资本只认利益,不问立场。

对香港而言,审查令既是保护,也是警示。有观察人士指出,若交易成行,国际资本或将认定“香港企业与内地企业无异”,进而削弱其作为中立第三方的独特价值。

但反过来看,当国家安全与商业利益冲突时,香港能否继续享受“超然地位”?这道选择题,或许比港口买卖本身更考验智慧。

历史的试金石:商人究竟该不该有祖国?

这场风波最刺痛公众神经的,莫过于李嘉诚家族的抉择。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的质问掷地有声:“商人无祖国的短视思维,终将沦为无父母的孩子!”

回看过往,李嘉诚的发迹史与国运紧密交织。1979年汇丰银行将和记黄埔“半卖半送”给他,背后是港英政府为平稳过渡培养华人精英的布局;改革开放后,他借内地房地产红利积累巨额财富,却在2017年高位套现转投英国。此次“卖港”事件,不过是这条路径的延续。

相比之下,霍英东抗美援朝时冲破封锁为内地运输物资,包玉刚捐资筹建宁波大学,这些老一辈港商的抉择,让“商之大者,为国为民”不再是一句空话。

当李嘉诚次子李泽楷以“避险”为由辩解时,民众的愤怒不难理解——若真为资金安全,为何不选择中立买家?若担忧资产贬值,又为何在特朗普施压后匆忙贱卖?

但对整个中国而言,这场博弈早已超越商业得失——它撕开了全球化退潮时代的残酷真相:资本或许无国界,但商人必须有祖国。

疾风知劲草,板荡见忠臣。利字当头,方知该人爱国还是卖国。

1 阅读:156

明方风林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