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应急:未来,北京将有更多学校用于应急安置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9-14 18:35:56

9月14日凌晨,三地连发地震

3.9级!4.7级!3.4级!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9月14日5时12分,在安徽合肥市肥东县(北纬31.99度,东经117.62度)发生3.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9月14日2时29分,在西藏那曲市尼玛县(北纬31.40度,东经86.53度)发生4.7级地震,震源深度14公里。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9月14日1时32分,在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合奇县(北纬41.08度,东经78.53度)发生3.4级地震,震源深度15公里。

多地网友:震感明显

别慌!

多地地震局等相关部门表示

短期内发生破坏性地震可能性不大

据安徽省地震局、省应急管理厅会商研判,原震区近几日发生破坏性地震可能性不大。另外,2024年9月11日21时26分,在大连市普兰店区(北纬39.42度,东经122.21度)发生3.7级地震,没有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发生后,经当地省、市地震部门会商趋势研判,原震区短期内发生破坏性地震(5.0级以上)可能性不大。

地震总发生在夜间吗?

有网友总结“地震似乎多发生在夜里”,并引用分析称,月亮对地球的引力晚上强于白天因此夜间地震高发。对此,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高原表示,这种说法并不准确。虽受月球影响,但大地震发生的影响因素还有很多,地震并不只在夜里发生,如2008年汶川8级大地震就发生在白天。觉得夜间地震比较多,可能是个人对“被震醒”的记忆更为深刻,选择性地记住了更多。

地震来临,如何自救?

一旦发生地震,要保持镇静,不要慌乱,采取就近避震的原则。如果在高层室内,需要选择有利的避震空间,采取正确避震姿势,保护身体的重要部位,逃生时不能跳楼,也不可乘坐电梯。有利的避震空间是室内的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物体旁;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

正确避震姿势是尽量使身体重心降低,保护头、颈、眼睛、口鼻等重要部位。地震间歇立即撤离到户外空旷地带,同时应避开高大建筑物,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高层建筑,以及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等。

在野外遇到地震,迅速向空旷地带转移,避开陡峭山体,防止遭受滑坡、落石的伤害。在海边遇到地震,尽快向远离海岸线的高处转移,避免地震导致的海啸袭击。

地震逃生避险三大误区

一定要了解!

误区一:发生地震马上逃往户外

地震发生在一瞬间,人在出入建筑物时,被砸伤的概率较大;屋顶的砖瓦、广告牌、玻璃墙等都有倒塌的危险;住在高层的人如果同时往外逃,容易发生混乱。如果室内避震条件和建筑质量较好,应首选室内避震。

误区二:躲入衣柜等家具里

大衣柜虽然结实,但重心太高容易倾斜,而且躲在柜子里视野受阻,四肢受到束缚,不仅会错过逃生机会,还不利于救援。

误区三:趴在地上或躺着等待救援以节省体力

地震发生时,躺卧或趴着的姿势都比较危险。因为这样会使身体的平面面积加大,被物体击中的概率比站着大5倍,而且躺卧也不利于身体的灵活活动。最好的姿势是,双手护头、曲身侧卧(保护脊椎)。

这份地震自救指南请收好↓↓

在紧急时刻,提前一分钟的预警

能给大家争取到紧急避险的宝贵时间

只需3步,即可开启地震预警↓↓

●不同颜色提醒,代表不同的地震烈度:

●不同烈度地震,提醒方式也不同。这是5级以下地震预警下发的效果:消息推送提醒 + 静默报警 + 避险指南

●这是5级以上地震预警下发的效果:强提醒 + 高频音报警 + 避险指南

iOS 预警效果

注:安卓用户可在锁屏状态下收到全屏通知提醒,iOS 用户将在微信内收到横幅通知提醒。

地震预警开启指引

手机设置地震预警

不同手机型号,参考下面的方法↓↓

华为:设置→安全→应急预警通知→地震预警

小米:手机管家→家人关怀→地震预警

荣耀:设置→安全→应急预警通知→地震预警

苹果/三星/其它手机:搜索“地震预警”关键词,自行下载相关App

OPPO:设定→安全→SOS紧急联络→自然灾害警报→地震警报

vivo:天气App→设置→地震预警→启用地震预警服务

未来,北京或将有更多的中小学校在应急情况下承担起居民安置点的功能——

近日,由北京市应急局组织起草的北京市地方标准《室内型应急避难场所平急转换技术要求 宾馆》《室内型应急避难场所平急转换技术要求 中小学校》征求意见稿正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中小学校在正常教学期间发生突发事件需要应急避难时,应首先满足本校师生应急避难需求;假期或学生不在校期间,发生突发事件需要应急避难时,可作为应急避难场所对外开放。

“震时就地避险,震后迅速撤离”

是应急避震的基本准则

掌握正确、科学的避震方法

和自救避险技能,提高防震意识!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