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贾家两代人名字,谐音“摄政株连”,这才是贾家败落真相

一切回归史 2025-01-24 18:04:48

众所周知,四大名著之中《红楼梦》排在榜首,虽然主要以贾府的角度展现大观园之中各色各样的生活,但悲剧始终是基调,无论是地位高高在上的皇妃贾元春,还是相对地位比较低下的婢女和丫鬟,最终都难逃凄惨的命运。

整体故事与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之间的爱情关系为主要线索,金玉良缘与木石姻缘之间的感情纷争注定了最后的悲剧收场,但古人云,覆巢之下无完卵,相比于贾府这座大厦的坍塌,个人情感在其中显得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在金陵四大家族之中,“贾不假,白玉作堂金作马”,是对贾府巅峰之时的最高评价,这样一个庞大的家族,还拥有一定的皇族背景,为什么最终却走向了没落?其实从贾府之中两代人的名字就能看出来,谐音“摄政珠连”,才是贾府衰落的真相。

衰亡的经济财政因素

《红楼梦》的整个故事线,在案中所讲述的就是整个贾府衰落的过程,近现代作家张爱玲曾经说过,贾府就像一个里面充满蛆虫的婚纱,外表看起来光鲜亮丽,但其实内部早已经烂透了,作者曹雪芹对贾府的衰亡描写得非常细致。

故事的一开始,跛足道人的不经意吟唱,路人的不经意提起,就已经说明了这个庞大的家族即将走向衰落,故事之中从头到尾的展现就像是一个又一个的裂缝,当它们越来越多并汇集到一起的时候,那么这座大厦最终就会坍塌。

作为一个世代传承的庞大家族,想从外部导致这个家族坍塌基本没什么可能,所以贾府的没落是从内部开始的,其中最致命的就是财政与经济,对于这一点,作为贾府之中财政总管的王熙凤非常有感触。

从最开始林黛玉初到贾府之时,我们就可以根据描述得知,王熙凤拥有对贾府的管理权,不仅要考虑到主子下人衣服穿着的制作,还要考虑到奴婢和娘娘们月钱的发放,包括给生病之人配药等,总而言之,王熙凤掌握着贾府的收支情况。

在这样的大前提之下,她很快就意识到了贾府在财政上出现的问题,虽然书中没有明说,但王熙凤在某次和丫鬟吃饭之时曾有所谈论,主要是对贾府未来的开支进行了一定的计算,其中主要涉及未来可能发生的几件大事。

虽然两个人说了很多,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省钱。

作为四大家族之首,贾府虽然不如薛家那样身为皇商,拥有很多积蓄,但在正常情况下,维持着一个家子的吃穿用度根本不是问题,如今却想尽一切办法来省钱,说明贾府已经出现了经济危机。

而之所以有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府中生活陷入无穷无尽的奢靡,首先在建筑方面,荣国府和宁国府的富丽堂皇显而易见,尤其是大观园建造完成之后,贾政曾带人游览了一圈,一行人走了将近半天的时间,才浏览完一部分。

里面的院落不计其数,虽说主要提供给贾元春省亲之用,但最终还是由贾府中人居住,这样的场景让一个在皇宫之中生活习惯的娘娘也感到震惊。

贾元春作为皇妃,生活花费消耗自然很大,但在见到这样富丽堂皇的别墅之时,依然表示太奢侈了,足可见贾府的铺张浪费。

当然贾府的奢靡不仅在院落的打造之中,从平常的生活来看,饮食,娱乐等都属于超高消费,从刘姥姥多次光临大观园之中的表现来看,贾府之中吃一顿饭的花费,几乎要赶上庄稼人一年的收入。

而花费只是财政上的一方面问题,制度混乱和缺失是导致贾府中空的又一大因素,在家族管理上,贾政和王夫人不闻不问,主要任务都交给了贾琏和王熙凤,贾琏作为一个浪荡子弟自然不用多说,王熙凤虽然管理得十分到位,但擅长玩弄权势。

对外放高利贷就是一个典型的表现,其中所挪用的正是贾府的核心钱财,而因为久久无法偿还,王熙凤甚至会克扣下人的工钱,顶层阶级的不良手段导致了中层阶级的起而效仿。

贾府之中就像一个小型的封建社会,等级十分森严,王熙凤和贾琏开了不太好的例子,作为中层阶级的银库房总管也开始克扣工钱,这种不良风气甚至蔓延到了最底层,连贾府最末端负责采购的买办们,也开始借用自己的机会贪图钱财。

在这样的管理体制之下,贾府的每一个人都在想着自己发财,全部都为了自己的私利,克扣他人的钱,全府上下无人监督,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亏空垮台。

子孙后代的关键点

一个大家族的灭亡,子孙后代总是其中的关键,贾府之所以走向灭亡的道路,后代们的游手好闲是不可忽略的,从书中的表现不难看出,宁国府之中的众人每天都吃喝玩乐,贾珍父子沉迷于喝酒赌博,和诸多女眷之间的关系不清不楚。

不仅如此,贾母作为贾府之中的最高掌权人,也开始放纵这种行为。以贾宝玉为例,作为当时的贾府子弟,原本应该认真读书,将来考取功名为家族未来着想,只因为林黛玉初次到达贾府,贾母就直接下达命令,让他们不用去念书了,因为有远客到来。

除了对子女的溺爱,贾母自己也很会享受,下人们赌博,她虽然会进行严厉批评,但是根本做不到把这样的问题根除,与此同时,自己也没事儿,就听听戏,喝喝酒,所以贾府中人普遍都沉溺在歌舞升平的安乐窝之中,没有一个人为家族的未来考虑。

贾府的政治危机

对于这样一个有战功的庞大家族而言,能够直接影响家族命运和走向的就是朝廷之中的政治危机,昔日的贾府如日中天,如今落得个树倒猢狲散的下场,无非就是因为皇帝抄家命令的下达,后续朝廷的中干力量是忠顺王,此人经常和贾府处于对立状态。

这势必会导致将来的危机,更重要的是,北静王作为贾府一直以来的依靠,突然外出戍边,再加上贵妃娘娘贾元春的突然去世,一时间让贾府在朝中瞬间丧失了话语权,没有了背景和依靠,政治舞台上的贾府也就成了孤家寡人。

正所谓树大招风,贾府在如日中天的时候就树立了很多敌人,如今内部问题频发的情况下,难免有人从背后下黑手,纵使这个家族再庞大,也扛不住来自多方的打击,其实不仅是贾府,对于历朝历代的大家族而言,政治都是灭亡的催命符。

贾府也不例外,这个庞大的家族倒塌背后的真相,从两代人的名字中就可以看出。

摄政导致家族灭亡

首先是长子贾赦,他的身份高贵,作为嫡长子,如果事情发展正常,将来一定会继承爵位,只可惜从一开始,贾赦就被酒色所迷惑,此人不仅没有管理家族的能力,还是一位好色之徒,贾姆曾因此多次批评他,后来也逐渐疏远贾赦。

连贾赦自己都表示,母亲更加疼爱弟弟,当然这也无可厚非,毕竟贾赦在自己不学无术的同时,还带坏了儿子贾琏。

相比于此人,二儿子贾政要强得多,首先从名字上看,贾政和朝廷政治存在一定关联,虽然只担任了工部员外郎这样的五品小职位,但凭借自己深厚的背景,和贵妃娘娘父亲的这一身份,也让自己受到了不小的重视。

在贾元春省亲时贾政曾告知“家族事务,还需要娘娘在宫中多多斡旋”,字里行间都是对政治的渴望,在自己做不到的情况下,贾政就把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但他忽略了十分重要的一点,后宫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干政的。

即使是不着痕迹地对政治进行参与,最终也会导致杀身之祸,从两人的名字谐音可以知道,“摄政”是贾府衰落的政治原因,而结果就要看后一代人的名字。

《红楼梦》之中曾着重讲述了贾宝玉的故事,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在贾宝玉之前,贾政和王夫人还有一个儿子,名字叫贾珠,此人能文能武,原本是贾府之中的希望,只可惜英年早逝,书中关于他的描写不多。

贾赦的儿子贾琏,也就是王熙凤的丈夫,这两位男丁是贾府中的第二代人,结合二人的名字很容易得到谐音“株连”,再结合其父辈的名字之后,“摄政株连”,就是贾府所有悲剧的概括。

只因为上一代人出于对权力的渴望,无所不用其极,想尽一切办法触摸到了朝廷的核心政治,结果就导致了后代遭受株连,虽然贾珠早逝,但却株连了贾宝玉,遭受牢狱之灾。

结语

《红楼梦》的阐述更像是一个轮回,总是能在字里行间透露事情发生的因果关系和规律,让读者在感受故事的同时更加拥有趣味性,就像是贾府灭亡的原因,其实作者早已经通过主角的名字告知了我们。

参考文献

[1]邓建英,.贾府“末世”现象的人口经济学解读[J].名作欣赏,2023,(33):.

[2]梁贵容,.贾府里的甄家仆:包勇对贾府命运的影射作用[J].名作欣赏,2023,(02):.

[3]孔林媛,.由两次宴会看贾府的盛衰变迁[J].作家天地,2022,(1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