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竟然有79%的毕业生没考上大学!芬兰教育到底是奇迹还是谎言

李砍柴 2025-01-09 12:11:23

芬兰教育塌房了!

很长一段时间里芬兰的教育都是全球教育的“标杆”。轻松、幸福、无压力、成绩好简直成了所有人羡慕的对象。

但据近期统计,芬兰却有79%的毕业生根本没上大学!

芬兰教育泡沫要破碎了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芬兰地处北欧,离咱们很远,一向不太为国人所知,从诺基亚手机在全球爆火,人们才知道了这个远在千里之外的地方。

再加上2001年芬兰高中学生获得了PISA成绩第一之后,更多对重视教育的人们,开始关注起了这个并不算大的国家来。

世界领先的教育,高质量的幼儿园,个性化的教育体系……成了芬兰的代名词。

还常常会听到在芬兰的教育是没有社会阶层的,甭管有钱没钱,所有的孩子都能共同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

教育体系给予老师充分的信任,让老师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进行不同的教学手段,在学校里面也没有任何考核,孩子依然都能取得非常好的成绩。

在人们的认知里,随便说个什么教育方式,只要打上了“芬兰”的标签,那绝对是好的,应该去学习的。

更有不少人想尽办法拖家带口去芬兰,要让孩子从小就接受好的教育,赢在起跑线,取得好成绩。

可随着最近随着芬兰统计局发布的一组数据曝光,让这些芬兰的优质教育常年“默认关联”的滤镜开始破碎了。

2023年春季学期,500多万人口的芬兰只有26400名学生参加了高中毕业考试。

但这其中只有20%的人考上了大学继续深造,剩下的12%进入了技术大学,1.5%选择了职业技校。

更有超过65.5%的高中毕业生直接中断了学生生涯。

看完数据,教育圈炸了锅。

在这个各地都追捧的“教育”国家,年轻人的教育水平已经从工业化国家的高级水平下滑到了中游。

这绝不是正常的浮动范围,已经可以称之为“断崖式”的下跌了。

看起来芬兰的教育似乎也没有那么强,学生们的成绩也是一般般而已。

这是咋回事?

在这个孩子刚出生就开始“鸡娃”的时代,聊芬兰的教育,咱们得从芬兰幼儿园说起。

在芬兰,幼儿园会分为公立和私立,跟咱们差不多。每个幼儿园培养孩子的侧重点也不同,一位老师只会带领3至7个孩子。

有的会注重培养规则意识,有的则注重运动能力,还有的更擅长开发音乐能力等,也算是术业有专攻,各家有长处,但都以玩耍为主。

有学习能力的特殊儿童也可以入园,和普通孩子一起吃饭玩耍,政府会配备有特殊教育的老师辅导。

一旦孩子出现攻击行为等情况,老师就会用温柔的语言重复指令,充满耐心的等待孩子冷静下来。

不过大多数芬兰家长的教育理念都是在“玩中学”,释放孩子的天性,重视父母的陪伴。

对幼儿园也没有特别大的要求,相当的佛系,只要能帮忙照顾孩子,哪个离家近就去哪个。

甚至不少人觉得上不上幼儿园都是无所谓的,以至于许多孩子根本没去过幼儿园。

可以说是,如果家长的工作特别忙,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会很安心,孩子也能玩的很开心。

但如果是为了让孩子提前学习很多知识,那确实不要抱有太大的期望。

芬兰小学阶段的教育重点依旧不在让孩子学习多少知识,而是要帮助孩子养成能够受益一生的品质和能力。

老师会鼓励孩子要团结协作、理解别人。但如果孩子有自己非常坚持的东西,比如不喜欢玩游戏,喜欢读书画画,老师也会尊重。时常也会让孩子们投票决定想要什么奖励,非常民主。

学校会开设语言、英语、数学、生物、地理等基础课程,也会响应政策要求开设许多例如手工、环保、艺术、实践社交的艺术课程。

与国内不同的是,这些素质教育他们不会走过场,只要有政策要求,就一定会落实到位。

比如芬兰国内水域比较多,教育大纲要求每个孩子都必须学会游泳,到了5年级就要接受考核。

如果没有成功游50米,政府就会免费安排游泳课一直到孩子掌握了这个在芬兰来说“必须”的生存技能。

咱们总说芬兰教育是真正的素质教育,但仔细看来,可能更多的是“兜底教育”。

老师不会给本来就很优秀的的孩子专门补习或发额外的交付资料,更不会帮他们更上一层楼。但却会为了学得慢的孩子而放慢整个班的进度。

同样的,你要是学得快,想要在课堂上画画看书,也没问题,只要不影响其他孩子就行。

这种非常开放的教育理念,碰上现在喜欢玩游戏看电视的孩子们,自然是会导致大家更不想学芬兰语、数学这种比较难的科目了。

进而带来的词汇量不够情况,也就更加不愿意阅读,导致整体的学习成绩都在下降。

《他乡的童年》这部纪录片里说芬兰教育没有考试、竞争,其实太绝对了。

对芬兰的孩子来说,选择固然是多,但不管走哪条路也还是免不了要有竞争的。

小学4年级开始期末成绩就会开始记录进申请高中的“绩点”里,家长们也难免会开始有紧张情绪。

等孩子们到了初中,每一次的小测验成绩都会记录到平时成绩里,再加上额外的入学考试,毕业时候都会根据综合评判择优录取。

等到了高中,就会开始分流。

一部分成绩好的学生如果准备走学术路线会选择读高中。另一部分孩子如果不读高中也可以转向技能学校。

对于芬兰的孩子来说,发展路线非常的多。

从小学开始,父母就会根据孩子的语言能力和对外来的发展规划去选择合适的路线。

在初三的时候孩子们还会有一个星期的实习时间,目的是去各种工作场所,了解职场。

让他们再次寻找自己的兴趣特长,鼓励孩子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不是一定要上高中研究学术。

也有人觉得芬兰没有高考,竞争不激烈,走学术路线的学生可能会轻松一些。

但是事实是不仅孩子们的平时成绩会计入到高考中去,学生高中毕业之后也同样要参加正式的国家考试。

在学生填报多个期望的专业方向之后,一些大学还会继续设置自己的考试再次筛选学生。

这样的教育体系也就意味着,从初中、高中开始,大量的孩子已经分散到了不同的发展路径,选择持续深造的数量并不多。

再加上看重素质教育,标准不太容易量化,成绩的好坏收受老师的主观影响程度非常大。

而到了所谓高考的时候,有这些平时成绩的影响,不同大学择生又分别有不同标准,自然会导致升学率非常低。

我们认知里的“芬兰教育”的确是被夸大了。

大家习惯性的把教育好和成绩好画了等号,忽略了芬兰的真实教育理念是差异化发展。

在那里,每个孩子可能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兴趣和方向,进而找到相关的工作,但不一定都能成绩好。

反而是真正想要做学术研究的才可能会有好成绩、高学历。

本文作者 | 懒小喵

责任编辑 | 蓝橙

策划 | 蓝橙

0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