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在现如今的复杂电磁环境下,军事体系的先进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场战争的胜负,但在交战双方均拥有诸如反舰弹道导弹这样的“破局”装备的前提之下,“斗兽棋”式的较量,或许也会成为难得的“胜负手”。
而在近期,有好事的美国媒体,就刊登了一则重磅消息。不仅对中国的055型驱逐舰进行了全面的评估,还罕见地提到了中美两国在海洋上关于电子战较量的“秘闻”,并因此而得出了一个相当有趣的结论。
01.中美电子战交锋12小时,美军全屏雪花?
美国媒体《军事观察杂志》,在2月3日刊登了一篇署名文章,光是在标题上就取得相当唬人:先进的中国海军055驱逐舰迎战8艘美军战舰。
而在具体的内容上,美媒披露称,在2024年的七月份,中美两国在南海仁爱礁附近进行了一次高强度的电子战交锋,并且持续时间长达12个小时。交战结果令人大跌眼镜,向来号称先进的美国“阿利·伯克”型驱逐舰,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不仅操作屏幕上全是因为静电而造成的“雪花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PS也罕见地出现了“信号丢失”,最终导致整支舰队不得不后撤出战区。
此事之后,美国海军的电子战能力受到了广泛质疑,并且被认为已经落后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代。而从军事学的角度上来说,军舰操作屏幕出现“雪花点”,意味着己方的制电磁权已经全面丢失,在电子对抗上的处境已陷入“单方面挨打”的状态。
遭到对方全面电磁干扰之后,这艘军舰上所配备的雷达、武器、导航同时面临失效,一旦敌方导弹来袭,只能靠船体结构和自动运作的CIWS进迫武器系统来“硬扛”,根本无法实现有效反击,打不出一枪一弹。
因此,我们可以直接下结论,如果这一消息属实,那么美军的电子战能力,已经不是落后的问题了,而是在面对解放军海军之时,几乎等同于“不存在”。和平时期的软对抗尚且一塌糊涂,若是放在真刀真枪的“战时条件下”,那么美国海军的唯一结局就只有惨败。
02.055驱逐舰能够以1挑8?
此外,美国媒体在报道中还提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测试,表示中国船舶设计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在近期进行了一场对抗模拟,旨在以一艘055型驱逐舰携带两艘无人艇,正面对抗美国海军现役的8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看来,一对一的“碾压局”已经无法满足中国海军在制海权上的追求,他们更大的雄心在于单舰压制整个舰队。
而在实际的模拟对抗当中,055大驱携带的两艘无人艇释放了32架无人攻击机和14艘无人艇,针对美军发起突袭行动,而美军方面则是发射了32枚“战斧”导弹与LRASM远程反舰导弹。演习的结果令人欢喜,055大驱与无人艇构成的“低成本杀伤网”,能够有效拦截美军来袭的导弹,并且还能保留充足的弹药,对美军舰队发起新一波次的打击。
这同时也意味着,055大驱在现代海战当中的定位,已经不再是一艘“大吨位驱逐舰”,更有可能作为未来无人水面系统的重要节点,推动全球海战模式的迭代。
文章还提到了从2022年开始,于055上配备的“鹰击-21”型反舰导弹,认为这一装备较之于前型“鹰击-18”存在重大改进,引发了美国海军对于新一代水面舰艇开发的“兴趣”。
但作者却无不担忧地提到,对于新概念装备,美军在DDG-1000“朱姆沃尔特”型驱逐舰和滨海战斗舰上所踩过的坑,已经开始让外界普遍怀疑,美军究竟是否还有能力来开发“新舰艇”来抗衡中国?
03.中美海军未来会如何发展?
实际上,从冷战结束之后,现代海军的体系理论似乎并没有得到过大幅度的革新,都是在原有的空海一体战基础上进行“缝缝补补”。加上治安战时代,美国介入各类全球事务的需要,美国海军对于航空母舰这类大型水面航空节点的依赖,正在不断加深。
虽然近些年美军不断强调所谓的“分布式作战”和“神出鬼没部署”,可解放军的高分辨率卫星已经完成部署,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将美军航母发现并标定,配合解放军现有的陆基反舰弹道导弹,这样一个超大型的目标,就是一个漂在海上的“活棺材”。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美国海军从冷战以来就严重缺乏舰基反舰手段。如果排除掉航母进行舰队的“去中心化”,那么美国海军能使用的远程打击武器,仅有射程不超过400公里的“鱼叉”和LRASM(舰基),较之于解放军海军装备的动辄上千公里射程的舰基反舰弹道导弹,属实差得有点远,加上美国进展极其缓慢的高超音速武器项目,美国海军已经在技术上面临全面落后。
除此之外,鉴于美国国内严峻的债务问题和军费问题,美国海军舰艇的老化问题逐渐显现端倪。毕竟按照原先规划,美军目前服役的大量“阿利·伯克”驱逐舰,本身是作为“应急产物”服役的,到21世纪以后,美军要装备大量的CGX巡洋舰和DDGX驱逐舰取而代之,但前者已经在PPT上就被国会“击沉”,后者造了两条就草草了事。
因此,如果按照现有的海军迭代速度上看,或许到2030年代的中叶,我们就能看到中美两国海军实力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彼时美国海军的存量优势将不复存在,技术优势也已经成为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