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战机一头扎海,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美军“机瘟”来势汹汹

吕喆有话说 2025-02-14 09:09:59

日前,美国加州圣迭戈湾传来一声巨响,一架价值1.02亿美元的EA-18G“咆哮者”电子战飞机坠入海中。两名飞行员弹射逃生后被渔船救起。

这已是今年春节以来,美军公开的第4起重大航空事故:

大年初一,阿拉斯加一架F-35战斗机训练中坠毁,飞行员跳伞逃生;初二,华盛顿里根机场上演“死神对撞”,载有64人的客机与美国陆军一架“黑鹰”直升机相撞,67人全部遇难;2月6日,一架美军承包的小型飞机在菲律宾坠毁,刚过在正月十五,“咆哮者”电子战机扎入圣迭戈湾,为“机瘟”再添一笔。

从战斗机到直升机,从本土到海外,美军仿佛被“摔机魔咒”缠身,大过年的,一天刷一架飞机,地主家也经不住这么造啊!

美军上一次大规模“机瘟”可追溯至2017-2018年:F/A-18机队因维护不足大面积停飞,MV-22“鱼鹰”接连坠毁,全年30余起军机事故震动全球。如今相似剧情重演,为何美军总在“机瘟”中循环?

首先是装备老化与维护问题。EA-18G虽为电子战王牌,但其基础平台F/A-18已服役超30年。美军现役主力机型中,F-16平均机龄32年,B-52更达60年,“缝缝补补”成常态,装备更新却遇到了大麻烦,比如F-15EX“沉默鹰”的订单,比我们的055大驱订单还少,导致更多老装备不得不延期退休。

即便如此,美军的战略依旧在透支现有装备的寿命。为了配合“欧洲震慑”与“亚太威慑”,美军近年来在全球部署强度的激增,60%的海空力量长期部署印太,舰机超负荷运转。

仅2024年,卡尔·文森号、罗斯福号、杜鲁门号,航母战斗群加班屡超纪录,飞行员疲劳值拉满,机械故障率攀升,让战斗机“带病飞行”成为美军无奈选择,此次坠毁的EA-18G所属第135中队,刚结束中东电子战任务即转场亚太,人机状态均达极限。

值得注意的是,这轮“机瘟”又恰逢美国政治生态剧变,为清洗“政治正确”标签,特朗普二次执政后大规模撤换军官,导致基层指挥链动荡,大量开除“政治正确”军人却没有补救措施,不到美军单位都陷入人手严重不足的局面。

马斯克的“五角大楼查账”,让不少美军单位将精力耗在应对财务审查问题上,军中人人自危,政治内耗与财务审查的双重压力下,再加上美军原本就存在维修经费遭挤压、训练时间被压缩的问题,事故率飙升也就不足为奇。

但讽刺的是,即便深陷“机瘟”,美军仍不忘在亚太“秀肌肉”。2月12日,美法日三国航母在菲律宾海演练“虎头海雕”行动,F/A-18战机甚至玩起“跨国甲板起降”。面前还在耀武扬威,后面却是事故频频,正如孔雀开屏——光了腚!

这就是美军的战略短视。周期性“机瘟”,如此频繁的事故,肯定不是偶发的,根本原因肯定是人祸,更是帝国颓势的缩影;从政客借军工复合体捞金,到战略野心远超国力支撑……“超级大国”的滤镜,早已碎了一地,就再在我们面前逞强了!

0 阅读:104

吕喆有话说

简介:没错,我就是吕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