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卡耶夫连任,美国白宫用一封贺电,想在中俄大后方挖坑埋雷

骆斌 2022-11-24 12:03:12

哈萨克斯坦大选结束,托卡耶夫成功连任,美国第一时间就闻着味来了。美国白宫日前发表贺电暨声明,期待与托卡耶夫政府继续合作,推进两国之间的“共同目标”。在声明中,美国还重申将“坚定不移地支持哈萨克斯坦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而此举最大的目的,就是想在哈萨克斯坦这个中俄两国共同的大后方挖坑埋雷。

(美国政府网站截图)

为什么这么说?原因不难理解,美国这里之所以强调“支持哈萨克斯坦的主权领土完整”,是因为哈萨克斯坦北部居住着大量持分裂主义倾向的俄族人,为此哈萨克斯坦一直对俄罗斯保持着戒备,尤其是在此次俄乌冲突的爆发,更是加剧了这种戒备感,托卡耶夫在5月份甚至曾当着普京的面说“不支持卢顿两地独立”。

(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

而美国恰恰是利用了这种戒备感,趁着俄罗斯无暇顾及后方之际,开始与哈萨克斯坦走近。5月份,美国白宫派出一支规模庞大的代表团访问哈萨克斯坦,初步承诺向哈国提供2500万美元的经济援助。有了美国的带头,欧盟也开始寻求加强与哈萨克斯坦的贸易关系:本月初,欧盟与哈萨克斯坦签署长期协议,双方将在稀土以及新能源领域展开一系列合作。

从哈萨克斯坦的角度来说,他们也希望借此次俄乌冲突的机会,削弱俄罗斯对自己的影响力。能源出口是哈萨克斯坦重要的收入来源,但由于其大部分能源出口管道都途经俄罗斯境内。在能源出口命脉被俄罗斯所掌握的情况下,后者可以很轻松地对哈萨克斯坦施加政治压力。

比如在今年6月份,俄罗斯就曾一度以“环保”为由暂停了哈国能源管道的工作,以反击托卡耶夫“不支持卢顿两地独立”的言论。虽然两国后来达成和解,但这也让托卡耶夫下定决心,建造一条绕过俄罗斯、通往欧洲的新能源管道。

回顾哈萨克斯坦这半年多时间来与西方和俄罗斯之间的一系列互动,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托卡耶夫成功连任后,美国就第一时间发来了贺电,对哈萨克斯坦释放继续合作的信号。

当然,托卡耶夫也不要认为有了美国的承诺,一切就万事大吉了。美国政府在声明中,除了表达“愿意合作”“支持哈萨克斯坦主权”外,还特意给托卡耶夫留了个坑。美方虽然表示自己认同此次选举的结果,但他们还是不忘加上那套“民主人权”的言论,称此次选举缺乏“竞争”和“自由”,呼吁哈萨克斯坦全面照搬西方的那套选举制度。

美国的言外之意,简单翻译过来就是“我承认这次总统选举结果,但下次就不一定了”。今年1月份,哈萨克斯坦曾爆发过大规模的反政府骚乱,首都政府大楼一度遭到骚乱分子威胁,最后还是在俄罗斯以及集安组织的帮助下,该骚乱才得以平息。而当时就有许多证据表明,西方国家就是此次骚乱的主要幕后黑手之一:煽动骚乱分子上街的各种非政府组织,其中许多都长期受到西方国家的资金援助。

(哈萨克斯坦1月初爆发大规模骚乱)

对于托卡耶夫来说,当时如果没有俄罗斯和集安组织的及时出手,哈萨克斯坦很可能会面临更为糟糕的后果。而如今哈俄之间的关系已经没有过去那么好了,如果哈萨克斯坦再次面临国内政局动荡,是否还能得到俄罗斯的帮助,这里是要画一个大大的问号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国内政局的稳定,托卡耶夫恐怕只能寄希望于西方不再出手,而在这点上,一旦西方掌握了主动权,那么对哈萨克斯坦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

放眼全球,面对新的国际形势,托卡耶夫放弃对俄“一边倒”战略,采取“东西平衡”的外交战略,是没问题的,是我们可以理解的。因为不只是哈萨克斯坦这么做,中亚其他四国,也在这么做,甚至俄罗斯曾经的铁杆盟友亚美尼亚,如今也在尝试与西方拉近距离,希望借欧盟之手解决与阿塞拜疆的边境问题——而这放在以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

但托卡耶夫也应该清楚,俄乌冲突还没有结束,俄罗斯只是“无暇”顾及中亚后方,绝不是“无力”顾及中亚后方,俄罗斯在中亚的影响力仍然是不可忽视的;而与此同时,西方只是画下了一个个大饼,其中实际落地执行的,少之又少。对于哈萨克斯坦来说,美国画出的饼,不能着急吃,因为可能有毒;美国埋下的坑,更不能一股脑往里钻,因为这个坑没有向上爬的绳索。

0 阅读:32

骆斌

简介:行动出成果,工作出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