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病真的会“烧”坏脑子!要远离这些危险因素

上海助医 2025-04-29 15:26:07

“发烧不能拖,会把脑子烧坏的!”这句日常警告深入人心,然而从严谨的医学角度出发,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经不起考验的说法。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体温调节机制会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普通的发热(体温升高)本身并不会直接对大脑造成实质性的损害。真正对大脑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是诸如脑炎、脑膜炎等神经系统疾病。这些疾病会引发脑实质的损伤,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症状和后果,而并非单纯的发热这一现象。

发烧和大脑的关系

发烧本质上是身体在面对病原体入侵时所产生的一种生理防御反应。在正常生理调节范围内,体温的升高会促使人体免疫系统的活性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得以提升,能更有效地识别和清除入侵的病原体,在这一过程中,一般不会对大脑造成实质性的损伤。然而,持续高烧或超高烧(体温超过41℃)可能会引起热射病,这是一种紧急状况,可能会对大脑和其他器官造成严重损害。此外,高烧可能引发热性惊厥,特别是儿童,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高烧时更容易出现热性惊厥。但这些情况通常不会造成长期的大脑损伤。

“烧坏脑子”的科学解释

当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突破血脑屏障侵入中枢神经系统时,可能引发脑实质炎症(脑炎) 或脑膜炎症(脑膜炎)。这两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才是真正可能导致大脑损伤的“罪魁祸首”。

这两种疾病只有一字之差,不少人会将其混为一谈,但临床表现存在显著差异。脑炎以脑实质损害为主,常见定位症状如肢体瘫痪、癫痫发作、意识障碍(如嗜睡至昏迷)及精神行为异常,病情较重且易遗留癫痫、智力障碍等后遗症。脑膜炎则主要累及脑膜,典型表现为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以及颅内压增高体征。二者共有的炎症性基本改变包括发热、头痛、呕吐、精神萎靡等全身性症状。但脑膜炎预后相对较好,而脑炎因脑实质损伤更易导致永久性功能障碍。

高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大脑杀手”

脑炎因其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一直是全球公共卫生焦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5年脑炎全球威胁,趋势和公共卫生影响报告:技术简介》显示,全球每年有近50万人罹患脑炎,这意味着大约每一分钟就有一人患上此病。作为深刻影响着全球健康的一大疾病,其严重程度令人瞠目。在过去的25年中,全球约有375万人直接死于脑炎。而幸存者则有5%-26%的概率存在神经系统后遗症,如癫痫发作、肢体无力、肢体麻木、精神障碍、语言障碍等,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幸存者的生存质量。而在众多脑炎类型中,自身免疫性脑炎它并非由病原体直接入侵导致,而是免疫系统“倒戈”,将大脑神经元误判为敌人发动攻击,可以形象地理解为“神经系统的内战”。

自身免疫性脑炎的定义

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泛指一类由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脑炎,通常特指抗神经抗体相关的自身免疫性脑炎。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负责抵御外来病原体,但在一定诱因的刺激之下,此时错误地将大脑中的神经细胞或特定蛋白识别为攻击目标,产生针对性抗体。这些抗体影响神经细胞的功能,导致神经传递和可塑性发生改变,引发脑炎等疾病症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抗NMDAR脑炎,在自身免疫性脑炎中的占比高达80%!

为何自身免疫性脑炎需要特别关注?

发病率逐年增长:

自身免疫性脑炎发病率尚不确切,约占脑炎病人的10%~20%,但随着检测技术进步,全球确诊案例逐年增加,中国近年病例报告量增长显著。

年龄无差别攻击:

儿童、青年女性(男女比1:4)和老年人均可发病,抗NMDAR脑炎尤其青睐年轻女性。

症状迷惑性强:

初期常表现为精神异常或记忆力下降,易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或痴呆。

长期危害性:

即使炎症控制,部分患者仍面临认知衰退、情绪障碍、癫痫反复发作等后遗症。研究显示,有34%的抗NMDAR脑炎患者在治疗后仍存在持续性损伤,65%的患者在1个或多个认知领域得分低于平均水平。

专家提醒

自身免疫性脑炎是免疫系统错误攻击大脑引发的疾病,早期识别症状是关键。若出现突发精神异常(如胡言乱语、性格大变)、记忆力断崖式下降、不明原因抽搐或持续低烧,需立即就医排查。专业医生会综合运用脑脊液抗体检测、脑部影像(MRI)和脑电图等检查确认病因,以“纠正”免疫系统为治疗核心,治疗方案通常包括免疫治疗(如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等)、对症支持治疗以及针对可能存在的病因进行治疗等。总体而言,这种疾病虽可能危及生命,但早诊早治能让多数患者可以有效控制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病情,改善患者的预后。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