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我军集中35个炮兵连,炮火覆盖越军阵地真实影像。
这段极其珍贵的历史影像拍摄于1986年,真实的记录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真实场景,这也是我军历史上首次实现战场实况转播的一场战斗。该行动代号为蓝剑B,由兰州军区139师416团特功五连突击队执行,目的是在炮兵的持续火力掩护下拔除越军据守的604和968高地。
镜头中是13点35分许,我军在抵达敌方阵地前沿时,突击队员背着无后座力炮进入了战场,即将对越军展开炮决。在此之前,突击队员们需要先攀登山坡和密密麻麻的草丛以接近越军的火力点。此时战场上到处都充满了危险,不断的有子弹和炮弹在战士们的身边穿过爆炸。
当战士们接近越军后,按计划要了炮火支援。炮击过后,越军阵地上一片狼藉。第1突击队员在队长马权斌的带领下冲上604山头,副队长罗卜基更是勇猛无畏,连续炸掉越军3个火力点,突击队仅用7分钟就占领了表面阵地。
画面中这是侦查排长在冲锋过程中大腿根中弹,包扎了。不要管我。战士此时说出的每一个字都让人泪目。在如此腿部不断流血的情况下,依旧凭借顽强的战斗意志向着前面爬去,这就是我军在战场上单兵素质和战斗意志如钢铁般的真实体现。
随后第1突击队开始搜剿掩蔽工事的越军,镜头中这就是被我军摧毁的越军604前言战壕,这里不但周围围着铁丝网,并且还有密密麻麻的地雷,战士们周围危险重重。第2突击队也在第1突击队的火力掩护下勇猛冲击,仅用10分钟就冲上了968高地主峰。不到一个小时我军已经完全的占据的越军的表面阵地,随后全员进入了搜剿打洞的战斗中。
视频中这位通讯员焦急的报告队长受伤的消息,队长负伤的情景让人泪目。画面中面部半掩白布的战士就是马全斌,他是此次行动的指挥官。在于越军的战斗中马权斌队长不幸下巴中弹,血流如注此时已经无法言语,但是他仍旧使用手势坚持指挥战士们作战。
虽然此时画面中的我军战士已经占领了表面阵地,但脚下越军的坑道工事纵横交错,并且里面藏匿者准备对我军放冷枪冥顽不灵的越军。对于消灭坑道的越军最适合的就是火攻,火攻效果好清理速度快,唯一的缺点就是有点费越军。
画面中是我军战士正在清扫坑道中,往往这种坑道最为危险,常常有冥顽不灵的越军躲在暗处对我军放冷枪。在整个交战过程中造成我军重大伤亡的大多数都是在清缴坑道中的越军时发生。
镜头再一转,一位头部负伤的战士正在从前沿下来,队友们忙不迭上前查看,负伤的战士名叫做顾金海。顾金海就是在清缴越军藏兵洞时被突然从洞里飞出的手榴弹炸伤。画面中顾金海头部中弹,鲜血染红了他的半边脸庞。
当然坑道中的越军也在顾金海受伤后被消灭,尽管伤势严重,但是顾金海依然坚守战斗岗位,在战友坚持要将他送下阵地,他坚决要求先救队长,用尽了最后的力气大喊:背下去快背下去!你背他下去我在这看队长,你快背下去,先救队长。
顾金海最终因为失血过多在直播中壮烈牺牲,年仅20岁。顾金海烈士牺牲前那句先救队长的感人场面也成为了几亿国人刻骨铭心的记忆。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139师416团特功五连成功攻占604号阵地、968高地,炮兵火力歼敌187人,突击队歼敌87人,伤敌28人,俘虏2人。突击队自身也付出了22人牺牲、56人受伤的代价,但成功完成了作战任务,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领土完整。
战后马全斌被授予一等功,并获得了荣誉称号。而英勇牺牲的顾金海被追认为烈士,并荣获一等功,成为了战斗英雄了。
这段影像中没有导演的精心编排,只有无数条鲜活的生命,他们倒下的是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来的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南疆长城。他们的英雄事迹也将永远激励着后人。
善待烈士亲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