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北宋末年,军中豪杰林冲站在卢俊义宅院外,手持长枪却迟迟不发一招。
众好汉齐攻时,他独自退至一旁,眼中满是复杂神色。这位曾经的八十万禁军教头,为何在关键时刻选择了沉默?
在《水浒传》这片英雄的江湖中,林冲的选择到底代表了什么?

从教头到罪人
林冲出生军人世家,自小跟随父亲习武,掌握了一身出神入化的枪法。
他父亲是汴京禁军教头,由于武艺高强,为军队培养了不少优秀士兵,深受朝廷重视。
林冲接替父职后,凭借精湛武艺和认真态度,很快就在军中建立了威望,被提拔为禁军教头,官至五品,负责训练八十万禁军。
那时的林冲日子过得可谓是顺风顺水,不仅官职体面,还娶了一位国色天香的妻子。

两人成婚多年,感情深厚。林冲在汴京城内置办了一处宅院,每日公务之余,他便与妻子赏花饮酒,谈笑风生,过着令人羡慕的日子。
祸事起于高俅的儿子高衙内。这位衙内仗着父亲是当朝太尉,平日里横行霸道,无法无天。
一次偶然的机会,高衙内在街上看到了林冲的妻子,顿时动了歪心。从那天起,高衙内便开始设计陷害林冲,想要夺取他的妻子。

起初,高衙内故意在东京城内张贴告示,称要收购名贵兵器。林冲有一把祖传宝刀,价值千金。
听闻消息后,林冲带着宝刀前去,不料却被高衙内设计,诬陷他要行刺太尉。
面对这一无妄之灾,林冲不得不花费千贯钱财摆平此事,还失去了祖传宝刀。
高衙内见第一计未成,又设下毒计。

他贿赂了林冲府上的管家,让管家邀请林冲外出游玩,趁机混入林冲家中调戏其妻。
林冲碰巧提前回家,撞见高衙内调戏妻子的场景。怒火中烧的林冲拔刀相向,险些杀了高衙内。
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太尉高俅。他利用职权,诬陷林冲谋反,将其打入大牢。
林冲本该被斩首,但经人说情,改判为刺配沧州。

临行前,林冲被迫写下休书,与妻子永别,而他心爱的妻子则被高衙内强行占为己有。
从汴京到沧州的路上,林冲遭受了非人的折磨。押送他的差役奉了高俅的密令,想要在途中除掉林冲。

他们趁雪夜将林冲带入野店,放火烧店,意图杀人灭口。
幸亏林冲武艺高强,才得以逃离。但这次经历让林冲彻底认清了官府的黑暗与无情。

踏上梁山
逃离火烧野店后的林冲,成了真正的亡命之徒。
他一路上,饱尝了世态炎凉,曾向旧日好友求助,却被拒之门外;曾向官府申冤,却无人理会。最终,走投无路的林冲决定奔赴梁山,加入那里的义军。
林冲初到梁山时,山寨首领是王伦。但王伦心胸狭窄,猜忌心重,对林冲这样的武艺高强者心存戒备。

他故意安排林冲守后山,不让其参与寨中事务。林冲虽有不满,但念在性命相托,也只能忍气吞声。
转机出现在晁盖上山之时。晁盖带着卢俊义等人打劫生辰纲后逃至梁山,王伦因怕朝廷追究,不愿收留。
林冲见王伦如此待人,心中的不满达到顶点。他果断站出来支持晁盖,与王伦决裂。在一场激烈的争斗后,林冲亲手杀死了王伦,推举晁盖为梁山新寨主。

晁盖为人豪爽义气,上梁山后对林冲极为敬重。他将林冲封为梁山第二把交椅—"豹子头"林冲,实际上的军事统帅。
这段时期是林冲在梁山上最风光的日子,他不仅地位尊崇,还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兄弟,感受到了久违的尊重与温暖。
特别是晁盖这位大哥,为人处事光明磊落,从不耍弄心机,率领众好汉劫富济贫,打抱不平,行事作风深得林冲敬佩。

在晁盖领导下的梁山,真正体现了"替天行道"的精神,林冲也找到了人生的新目标和归属。
然而这段美好时光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梁山名声渐大,朝廷多次派兵围剿。在一次与官军的激战中,晁盖不幸中箭身亡。
这一变故让林冲心如刀绞,他不仅失去了一位真心敬重的大哥,更预感到梁山即将发生变化。

理想幻灭
晁盖死后,宋江接任梁山寨主。与豪爽直率的晁盖不同,宋江为人圆滑,城府极深。
他表面上礼贤下士,实则暗中布局,逐渐将自己的亲信安插到梁山各个重要岗位上。
起初林冲并未太在意这些变化。
作为梁山军事主力,他仍然受到众好汉的敬重。但随着宋江掌权时间增长,林冲越来越感到梁山的氛围在悄然改变。

宋江特别注重与朝廷官员的关系,甚至不惜贿赂官员以求自保。这种做法与高俅等人有何区别?林冲心中的疑惑与日俱增。
一次关键事件彻底改变了林冲对宋江的看法。梁山收到消息,朝廷派遣大将关胜前来征讨。
宋江得知关胜武艺高强,心生畏惧,竟然暗中派人向关胜行贿,希望能够和平解决。

林冲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他认为梁山好汉应当堂堂正正,靠武艺说话,而不是靠钱财收买人心。
林冲主动请战,与关胜一对一决斗。这场战斗中,林冲使出浑身解数,最终以微弱优势战胜了关胜。
关胜佩服林冲的武艺与气节,决定加入梁山。而宋江非但没有嘉奖林冲的功劳,反而将关胜排在林冲之前,这让林冲心中的失望更加深重。

随后,卢俊义被朝廷通缉,逃至梁山附近。
卢俊义本是富甲一方的财主,因被朝廷陷害才流落至此。他的遭遇与林冲极为相似,都是被权贵陷害的无辜之人。
然而宋江却担心卢俊义会威胁自己的地位,暗中派人设计陷害,不让卢俊义上山。

林冲得知此事后,回想起自己当初的遭遇,对卢俊义产生了强烈的同情。
在随后的一次围攻卢俊义的行动中,林冲选择了消极应对,故意放水,好让卢俊义得以脱身,这也是卢俊义单挑八位好汉时,林冲视若无睹的原因。
这一行为虽然没有公开违抗宋江的命令,但林冲心中的抵触情绪已经无法掩饰。

沉默中的绝望与顿悟
卢俊义事件后,林冲与宋江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宋江将林冲的军权逐渐削弱,改由自己的亲信掌握。
林冲虽有不满,但已经看透了人情冷暖,不愿再做无谓的争斗。他渐渐变得沉默寡言,很少参与梁山的决策。
这段时期的林冲经常独自一人在后山练枪,或是对着山谷长啸。

有时,他会静静地坐在山崖上,眺望远方的汴京方向,思念他那已成为他人妻子的结发妻子。
昔日的意气风发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无奈与绝望。
特别是在宋江决定接受朝廷招安后,林冲的内心更是矛盾重重。

他逃离的正是那个迫害他的朝廷,如今却要重新回归,这无异于与虎谋皮。
但看着宋江等人欢天喜地地准备接受招安,林冲也只能默默接受这个决定。
在一次酒后,林冲向几位知交好友吐露心声:"我林冲当初为何上梁山?不过是被逼无奈,想要寻一条活路罢了。在晁盖大哥时期,梁山好汉真正做到了替天行道,我也找到了新的归属。可如今的梁山,与当初的官府有何区别?都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枉我一身武艺,到头来不过是权势争斗的牺牲品。"

这番话道出了林冲晚年的心路历程。
他看透了人性的自私与权势的无情,认识到无论是在官府还是在梁山,人性的弱点都会导致权力的腐败。
林冲最终选择了沉默。在梁山接受招安后,他很少发表意见,只是机械地执行任务。
在随后的几次战役中,林冲依旧英勇作战,但那种发自内心的热情已经消失殆尽。他已经不再期待什么,只是简单地活着。

林冲从朝廷武官到梁山好汉,他始终未能摆脱权势争斗的阴影。
而他最终的沉默,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深刻的顿悟。
林冲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英雄,不仅要有过人的武艺,还需要在复杂的人性考验中保持本心。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资料来源:《北宋军事制度研究》、《梁山英雄传记集》、《宋代社会生活史》、《中国古代军事将领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