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用一生写下的悲剧,“少小离家老大回“,你真的读懂了吗?

幽默漂流瓶 2024-12-10 18:17:03

贺知章用一生写下的悲剧,"少小离家老大回",你真的读懂了吗?

世人都说贺知章是个风流才子,一生荣华富贵,官至秘书监,更是唐玄宗最器重的臣子之一。可谁又能想到,这位被称为"四明狂客"的大诗人,在八十五岁高龄时写下"少小离家老大回"这首诗时,竟道出了一个隐藏在盛唐光环下的人生悲剧。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游子归乡的感慨,可细细品来,何尝不是一个漂泊半生的游子内心深处最真实的痛苦呢?为什么一个功成名就、荣华富贵的大诗人,会在生命的暮年写下如此凄凉的诗句?这背后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

从诗坛新秀到朝廷重臣:贺知章的人生巅峰

贺知章年少时便展露出过人的才华。永淳元年,年仅十七岁的贺知章就写下了传世名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首咏柳诗在当时的越州文坛引起轰动,一时间传诵四方,连远在京城长安的名士都称赞不已。

然而,贺知章真正的人生转折发生在武则天当政时期。当时科举考试一度中断,朝廷内外动荡不安。贺知章虽有才名在外,却只能蛰伏乡里,潜心研习经典。直到武则天证圣元年,科举重开,三十六岁的贺知章终于等来了人生的机遇。

这一年的科举考试,贺知章以绝对优势中了状元。要知道,唐朝素有"五十少进士"之说,贺知章三十六岁就中了状元,在当时可谓凤毛麟角。更难得的是,他还是浙江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考的状元及第者。

中了状元后,朝廷授予贺知章国子四门博士的职位。这个官职虽不算显赫,却让他在朝中站稳了脚跟。当时的吏部尚书张说对贺知章的才华极为欣赏,多次在朝堂上为他举荐。

开元年间,贺知章的仕途开始步步高升。先是升任太常博士,后又擢升为太常少卿。他写的一首边塞诗,更是让时任宰相的张说大为赞赏。不久,贺知章便官拜礼部侍郎,成为了朝廷重臣。

贺知章在朝为官期间,以其风流倜傥的性格闻名。他能诗善酒,常与王维、李白等名士交游。唐玄宗对他特别欣赏,不仅任命他为太子宾客,教导太子,还赐他为银青光禄大夫,兼任秘书监,人称"贺监"。

在长安城中,贺知章的府邸成了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每逢花朝月夕,总有众多才子佳人前来拜访。一时间,"四明狂客"的美誉传遍长安城。连年轻时的李白初到长安时,也曾前去拜访。贺知章见李白才华横溢,当即赞其为"谪仙人",并多方引荐。

这样的显贵生活,一直持续到贺知章八十五岁。在外人看来,这位老臣堪称人生赢家,但谁又能想到,正是在这样的荣华富贵中,一个关于故乡的心结却越系越紧。

便在这一年,一场大病之后,这位功成名就的老臣,突然向唐玄宗上书告老还乡。玄宗念其年事已高,特许其归乡,还在鉴湖为他修建了一座道观...

醉酒狂士背后的智慧:贺知章的交游之道

贺知章虽被世人称为"诗狂",但他的交游之道却显露出非凡的智慧。在朝堂之上,他与表兄陆象先情同手足;在文坛之中,他慧眼识珠,提携后进;在市井之间,他更是以一个"酒狂"的形象赢得了无数传奇故事。

贺知章与陆象先的情谊最为世人称道。陆象先在朝中官至宰相,但他常说:"吾于诸弟,虽一日不见,未尝相思;独知章不面,便若失计。"这番话道出了两人情谊之深。每逢朝会闲暇,陆象先总爱带着贺知章游览长安名胜,或在府中把酒言欢。有时陆象先登朝议事,贺知章便在府中等候,两人往往谈到月上柳梢才散。

正是有了陆象先的提携,贺知章才得以在朝中平步青云。但贺知章并未因此沾沾自喜,反而常常以伯乐之心对待后进。开元十三年春,年轻的李白来到长安,便闻得贺知章大名,特地前去拜访。

当时的一桩趣事至今仍被人传颂。那日李白带着自己的诗作《蜀道难》前去拜访,贺知章读罢,竟拍案而起,称李白为"谪仙人"。这个雅号后来成了李白最著名的别称。更有意思的是,当晚两人对饮,贺知章竟解下朝廷赐予的金龟换酒,引得李白连连阻拦。贺知章却笑着说:"美酒千杯不如对酒知己一盏。"此后,李白便常在诗中称贺知章为"狂客"。

贺知章不仅善于结交权贵名士,对普通百姓也极为友善。有一次,他在街市上遇到一个卖酒的老翁,便坐下与之对饮。当时有人笑他不顾身份,贺知章却说:"何必问人贵贱,但觉酒味长。"这番豁达的言论很快传遍长安城,连唐玄宗听说后也连连称赞。

在长安城中,关于贺知章"醉酒"的故事更是层出不穷。有一次他醉酒骑马,竟摇摇晃晃如同乘船,一不小心跌入井中,却在井底呼呼大睡。这件事后来被杜甫写入《饮中八仙歌》,"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的诗句传诵至今。

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些看似荒诞的"醉态"背后,却暗藏着贺知章的精妙用心。那时正值开元之治,朝廷内外虽然太平,但明争暗斗从未停止。贺知章以"醉酒"为面具,在权贵之间左右逢源,却又不失自我,实在是高明之极。

就是这样一位在朝堂内外都游刃有余的老臣,后来却突然选择了另一条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这一切,要从他在西市的一次奇遇说起...

不为人知的秘密:贺知章的修道之缘

贺知章在西京宣平坊的奇遇,成为了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那时的贺知章已年过七旬,每日在宅邸对面常见一位骑驴的老者出入。五六年过去,这位老者的容貌衣着却丝毫未改。询问邻里,只道是西市卖穿钱绳索的王老。

这位神秘的王老引起了贺知章的好奇。一日,贺知章特地前去拜访,只见王老的居所简陋异常,仅有一个童子伺候。王老待客极为谨慎,起初只是简单应对。随着往来渐多,王老才逐渐吐露真言,原来他精通修道炼丹之术。

贺知章向来信奉道教,得知此事后便欲拜王老为师。为表诚意,贺知章与夫人取出一颗珍藏多年的明珠,恭敬地献给王老。不料王老接过明珠后,竟直接交给童子,让他去买饼。童子用这颗价值连城的明珠,换来了三十多个普通的烧饼。

更令人惊讶的是,王老毫不在意地请贺知章一同享用这些烧饼。当时的场景颇为怪异:一位朝廷重臣和一位市井老者,围坐在简陋的屋子里,分食着用明珠换来的普通烧饼。贺知章见到珍贵的明珠竟换得如此寻常之物,面露不悦之色。

王老见状,说出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道术之道,在于心得,又岂在争强好胜?若是贪恋珠宝之心不除,又如何能得道?寻道之人,当入深山穷谷,勤修苦练,而非在这市井之中。"

这番话犹如当头棒喝。几日后,王老神秘消失,仿佛从未在西市出现过。邻里询问那卖穿钱绳索的王老去向,竟无人知晓。这段奇遇让贺知章对道教的领悟更深一层。

此后,贺知章常在宣平坊故地徘徊,试图寻找那位神秘的王老,却再未见其踪影。但王老的言语却在他心中扎下了根。从那时起,贺知章开始淡泊名利,对朝廷的富贵功名也渐渐看淡。

在此期间,贺知章还遇到了另一位隐士。这位隐士姓李,住在长安城东的一座破庙中。一日,贺知章经过此地,见李隐士正在庙前打坐,便上前攀谈。李隐士对贺知章说:"功名富贵如浮云,何不归去?"这句话与王老的教诲不谋而合。

这两次奇遇之后,贺知章对仕途的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他开始频繁出入长安城内的道观,研习道经,参悟玄理。朝中同僚都觉得不可思议:一个位居显要的朝廷重臣,为何突然对道教如此痴迷?

天宝年间,年近八旬的贺知章终于下定决心,要彻底放下世俗的一切。一场大病之后,他向唐玄宗上书请求还乡...

归乡悲剧:一个老人的孤独世界

天宝年间,八十五岁的贺知章向唐玄宗递交了告老还乡的奏折。这位在长安城中叱咤风云半个世纪的老臣,终于决定放下一切,重返故里。唐玄宗对这位老臣格外优待,不仅在鉴湖圈出一片湖面作为放生池,还特地为他修建了一座名为"千秋观"的道观。

贺知章离开长安的那一天,长安城东门外人头攒动。皇太子李亨带领百官为他饯行,场面之大,在当时实属罕见。唐玄宗还特地赐诗相送:"遗荣期入道,辞老竟抽簪。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独有青门饯,群英怅别深。"

临行前,唐玄宗问贺知章还有什么心愿。贺知章说自己有一个儿子还未取名,请皇上为其赐名。唐玄宗想了想,说道:"信乃道之核心,孚者,信也。卿之子宜名为孚。"贺知章当时连连称谢,直到后来才发现这是唐玄宗的一个玩笑。因为"孚"字是"爪"字下面加"子"字,暗指他的儿子是"爪子"。

归乡的路上,贺知章走得很慢。一路上,他时常停下来观察路边的景色。当年离家时匆匆一别,如今再看,一切都变得陌生。途经扬州时,他特地在瘦西湖畔停留了几日,写下了几首怀乡诗,可惜这些诗作今已失传。

终于,贺知章回到了阔别六十多年的故乡。然而,迎接他的并不是想象中的欢声笑语,而是一片陌生的面孔。街道改变了,房屋改变了,就连乡音都似乎变得不那么熟悉。那些曾经熟悉的街坊邻居,要么已经离世,要么已经搬走,新来的居民对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充满好奇。

一日,贺知章在街上遇到几个玩耍的儿童。这些天真的孩子不认识这位昔日的朝廷重臣,反而像对待一个陌生人一样,笑着问他:"客从何处来?"就是这个简单的问题,激发了贺知章创作《回乡偶书》的灵感。

在千秋观中,贺知章过着清静的生活。唐玄宗虽然让他的儿子担任会稽郡司马,方便照顾他的起居,但贺知章却很少与儿子来往。他每日在观中修道,或是在鉴湖边放生,偶尔写几首诗,日子过得十分清苦。

次年,也就是天宝三年,贺知章在千秋观中写下了那首传诵千古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短短二十八个字,道尽了一个游子归乡的所有酸楚。

一年后,贺知章在千秋观中寂然离世。临终前,他将一生所作诗文尽数焚毁,只留下几首传世名篇...

超越时代的思考:贺知章的人生启示

贺知章的一生,恰似一面映照盛唐气象的明镜。他三十六岁中状元,位至秘书监,本该是一个完美的人生赢家。然而在功成名就之时,他却选择了一条与世俗期待完全不同的归隐之路。

在贺知章的众多诗作中,《咏柳》与《回乡偶书》最为后人称道。《咏柳》写于他年少之时,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与赞美;而《回乡偶书》则写于暮年,道尽了一个游子归乡的凄凉。这两首诗之间横跨六十余年,不仅记录了一个文人的人生轨迹,更折射出盛唐时期文人的精神追求。

当时的长安城,是一个充满机遇与诱惑的地方。每年都有无数像贺知章这样的文人,从四面八方涌向这座帝国的都城。他们在这里追逐功名,建功立业,却又常常在功成名就之后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失落。

贺知章在朝为官五十余年,亲眼目睹了无数权力更迭。开元盛世时期,他与李林甫、杨国忠等人同朝为官。这些后来在安史之乱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物,当时都还是意气风发的朝廷重臣。贺知章与他们打交道时,始终保持着一定距离,既不结党营私,也不刻意疏离。

在长安城中,贺知章有一个特殊的圈子,他们常常聚在一起饮酒赋诗。这个圈子里既有像李白这样的诗坛巨擘,也有一些默默无闻的市井文人。他们畅谈人生,论道修真,在酒酣诗醉之间寻找着另一种生命的可能。

贺知章的归隐之举,在当时引起了巨大轰动。许多人不理解,一个位居朝廷显位的大臣,为何要在暮年选择这样一条孤独的归乡之路。更让人不解的是,他在临终前将毕生诗作付之一炬,只留下寥寥数篇传世。

在贺知章的晚年,他经常在千秋观的院子里种花。每到春天,院子里百花盛开,远近的乡邻都会来观赏。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再写诗,他只是笑着指着那些花草。在他看来,这些绽放的生命,本身就是最美的诗篇。

贺知章的一生,走过了一条从追求功名到归隐山林的道路。这条路上,有显赫的功名,有绚丽的诗篇,也有深沉的寂寞。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选择了将自己的诗文焚毁,仿佛要通过这种方式告诉世人:在浮华过后,归于本真才是人生的真谛。

在贺知章逝世后,他的故事不断被后人传诵。有人说他是一个看破红尘的智者,有人说他是一个寂寞的归隐者。但无论如何评价,他的选择都为盛唐时代的文人群像,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