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有益菌肥?只需3步,效果竟比买的强10倍!

麦浪吟风者 2025-02-22 14:36:51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隔壁老王种了一辈子地,今年突然转了“性”,死活不用化肥了,说是用了自个儿捣鼓的“宝贝”,那菜长得,绿油油的,个头也大,问他啥秘诀,他还藏着掖着,说是祖传的。

农村遍地是“宝”?

其实哪有什么祖传秘方,我偷偷观察了好几天,发现他每天早晚都往菜地里浇一种“臭水”,那味道,真叫一个上头!

好奇心驱使下,我终于忍不住问了他,他这才得意地告诉我,那“臭水”可不是一般的臭水,是他自己做的有益菌肥,用的是咱农村最常见的“宝贝”!

老王这一说,我茅塞顿开。

咱农村啥最多?

杂草啊!

菜叶子啊!

这些东西扔了可惜,没想到还能变废为宝。

老王说,制作有益菌肥的材料其实很简单,只需要三样东西:红糖、杂草/菜叶,还有菌种。

红糖是给菌种提供养分的,杂草和菜叶就是菌种的“粮食”,而菌种,就是咱们今天的主角——有益菌!

想想也是,过去咱们用的农家肥,像鸡粪、猪粪,不都得沤熟了才能用吗?

那沤熟的过程,其实就是有益菌在起作用。

现在咱们直接用菌种,效果肯定更好!

文章里也说了,其实所有的有机肥中,都是会含有有益菌的,只不过一般的有机肥中所含有的有益菌都比较少,而有益菌肥中却含有大量的有益菌,因此,就把含有有益菌多的一种肥料独立称为有益菌肥。

这么看来,自己做的有益菌肥,说不定真比买的那些化肥强!

关键一步,决定成败!

材料好找,但怎么做才能保证效果呢?

老王告诉我,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菌种的选择。

市面上的菌种五花八门,质量也参差不齐。

他一直用的是em菌种,效果不错。

他说,菌种就像种子一样,好种子才能长出好庄稼,菌种也是一样的道理。

菌种,顾名思义,就是有益菌的“种子”,菌种接触到红糖、水、杂草等养料之后,就会开始不断地繁殖,逐渐就会繁殖出大量的有益菌,吞噬完全养料之后,有益菌肥就发酵完成了。

我赶紧上网查了一下,发现em菌种确实挺受欢迎的,很多养殖户和种植户都在用。

看来老王还是有点东西的!

当然,如果你认识其他更有效的菌种,也可以用。

小心!

操作不当会...

有了材料和菌种,接下来就是制作过程了。

老王特别强调,制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卫生,容器要清洗干净,避免杂菌污染。

他还说,发酵罐的盖子不能盖太紧,最好有一个压力阀门,里面气体多,压力大的时候,气体可以从压力阀门中排出,如果没有压力阀门的话,那罐口位置就不能盖紧,可以先盖上一层塑料膜,然后盖子反过来压住即可,避免罐中压力过大而引起爆炸。

我一听,心里咯噔一下,这搞不好还会爆炸啊!

看来制作有益菌肥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不过,只要小心一点,应该也没啥问题。

具体步骤是这样的:

1.  收集好制作有益菌肥的材料之后,就把杂草、菜叶、蔬菜藤蔓等材料剁碎(建议剁碎),装到一个发酵罐里面,大概装了大半罐之后,就往里面加入清水,水差不多装满罐之后,就往里面加入事先制作好的红糖水(一般100斤装的罐中加入二两红糖),同时倒入适量的em菌种,盖上盖子即可。

2.  装好罐之后,需要把罐放到阴凉的地方,避免太阳暴晒。

3.  一罐有益菌肥大概7天到10天就可以发酵完成,发酵完成的有益菌肥是没有臭味的,只是有淡淡的氨气味道以及酸味,有益菌肥的表面还有白色或者灰色的菌丝。

老王还特别提醒我,发酵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要根据气温和湿度来调整。

发酵好的有益菌肥,闻起来应该有一股淡淡的酸味,如果闻到臭味,那就说明发酵失败了。

一招鲜,吃遍天!

有益菌肥做好了,怎么用呢?

老王说,用法很简单,就是把有益菌肥稀释(一般是1比5稀释)之后,淋到蔬菜的根部位置即可。

他还说,有益菌肥不仅能提高蔬菜的产量,还能改善土壤的质量。

有益菌肥渗入到蔬菜根部土壤中之后,就开始吞噬土壤中的有害菌,抑制土壤病菌的传播,提高蔬菜的抗逆性;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透气性,蔬菜越长越好。

定期淋灌有益菌肥,瓜果类蔬菜开花会越勤,坐果也更齐更多,蔬菜产量更多。

我听了心动不已,恨不得马上回家也做一个有益菌肥。

想想以后就能吃到自己种的绿色蔬菜,心里就美滋滋的。

其实,老王种菜的秘诀,不仅仅在于有益菌肥,更在于他对土地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尊重。

他总是说,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只有好好对待土地,土地才会回报你。

我觉得他说得很对。

现在很多人都追求高产,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地越来越贫瘠。

如果我们能像老王一样,多用有机肥,少用化肥,保护好我们的土地,那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

所以,下次看到路边的杂草和菜叶,别再觉得它们是垃圾了,它们可是宝贝啊!

只要你稍微动动手,就能把它们变成最好的肥料,让你的菜园生机勃勃,硕果累累!

当然,如果你觉得自制有益菌肥太麻烦,也可以直接购买市面上的有益菌肥。

但我觉得,自己动手做的东西,更有意义,也更放心。

就像老王说的,种地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

当我们用心去对待每一寸土地,用心去呵护每一棵蔬菜,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食物,更是快乐和满足。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