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习《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面动不动就是嫡庶之分,其实,在封建社会,嫡庶之分在婚姻中的确并非像小说中这么离谱。
社会所普遍认同的伦理观念清晰地表明,一个家庭中的所有孩子皆被视作嫡母所出。
子女的婚姻大事,一向是由父亲与嫡母操持张罗。
对于嫡母而言,大环境正常的情况下,嫡母怎会甘愿让自家女儿给他人做妾?
对家族而言,都是羞辱。
比如康姨妈这种送庶女的做法,是很受鄙视的。
在古代呀,有挺多庶女当上皇后的,甚至还有那种外室女当上皇后的呢。
就拿明朝来说吧,明英宗朱祁镇的钱皇后是庶出的。在她 16 岁的时候,被张太后看中,然后就嫁给了皇帝,当上了皇后。
钱氏被册封为皇后的这个仪式,还是明朝有史以来皇帝第一次举行的初婚仪式呢。
明朝的后妃选拔制度确实挺特别的,为了能防止外戚干预朝政,从朱棣的儿孙开始,皇后和嫔妃都是从平民当中选出来的。
既然连家庭背景啥的都不看重了,那嫡庶的差别当然也就不那么明显啦。
这可不是明朝独有的情况,在明朝之前的那些朝代,也有不少庶女当上皇后的。比如说汉献帝的伏皇后,还有宋太宗赵光义的第三任明德李皇后,她们都是庶女出身。
比较特别的是,伏皇后的嫡母是阳安长公主刘华,李皇后呢,是宋朝开国元勋李处耘的二女儿,她们的家世那是相当好啊。
在往前看,比如,曹操嫁女儿给汉献帝,一次性送去三位。
而汉献帝只是立了他较为喜欢的曹节为皇后,至于曹节究竟为谁所生,却无人知晓。
就连东汉的公主,在史书上也基本不记载其生母是谁。
即便是到了清朝,庶女出身的慈安,从她的晋升速度来看,也是内定的皇后。
慈安太后还在的时候,地位是妥妥碾压慈禧太后的。
这足以说明,在当时贵族女性的嫡庶之分并无太大影响。
至于早期的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早期的时候,有庶女跟着嫡女一起陪嫁到别国,给一国的国君公子当妾,这种情况其实叫做媵,不是妾。
在春秋战国那会,王女嫁到别的国家,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一起嫁过去的姐妹就组成了一个小团体,能够相互扶持、相互依靠。
要是正妻死了,媵还在,就能保证两个国家的联姻接着进行下去。
其实,从隋唐往后,好多庶女因为年龄比嫡女小,而且她们的父亲后来官职更高,常常嫁得比嫡女还要好。
在清朝呢,还有嫡女嫁给员外郎,而两个庶女当上嫡福晋的事儿,比如第九女的丈夫就是历史上的恭亲王,后来甚至还成了议政王辅政,有权有势,能力也强。
所以呀,在古代,女性能不能嫁得好,一般是看家世背景怎么样,而不是看是不是嫡女或者庶女。
如今,小说中动不动就强调嫡庶之分。倘若按照现今某些作品中所呈现的嫡庶观念,按照某个作者的意思,梁思成作为嫡子,就不应迎娶所谓的庶女林徽因。
其实,林徽因的母亲是续弦。
我觉得,无论林徽因的母亲是否为续弦,她是嫡是庶,都丝毫无碍于她成为一位伟大的建筑学家。
某些作者称林徽因是梁夫人,这种言论,就连黑粉看了恐怕都会觉得这种骂法太过肮脏。
也许,他们无法塑造出高贵的人格,只能一味地强调高贵的出身,将穷人、庶子女的各种缺点强行加诸其身,却把嫡子女、富人的所有优点都安在他们身上。
古人曾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而现代的某些剧集却希望那些原本想要站起来的人再次跪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