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陶斯亮的名字和她写给父亲陶铸的《一封终于发出的信》几乎感动了整个中国。当父母接连去世后,陶斯亮对父母也有了更多的理解,尤其是对于父亲陶铸,充满了愧疚。
因为在父亲去世后,她整理父亲的遗物发现了重要的信息,陶斯亮看后这才恍然大悟,但早已追悔莫及。那么,陶铸给她留下了什么呢?
1978年12月,《人民日报》第一次连载了陶斯亮近12000字的《一封终于发出去的信》。
这封信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还有着令人称颂的文学价值。后来,每当有媒体来采访陶斯亮的时候,都要对陶铸一家的政治背景进行了解。
而这篇文章也成为了他们了解当时背景的必读资料。这篇文章也被视为“伤痕文学”的代表之一。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陶斯亮成长在一个和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革命者家庭。父亲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全部交给了革命事业,而陶斯亮在这样的生活中也遭受了不少苦难。
陶斯亮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她生在延安,是一个苏联妇科医生给她接生的。那个时候,妈妈子宫大出血,差点儿死掉。
并且曾志怀孕7个月的时候,就被马摔倒了地上,造成曾志脑震荡。在分娩的时候,沪指没有经验,陶斯亮直接掉在了地上。
对陶斯亮来说,她的童年并不快乐,她没有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而是和一位老红军过着艰苦的日子。
1945年,陶铸和曾志被双双派往东北,年幼的陶斯亮被留在了延安保育院,请一位二级残疾的老红军照看。
但是,陶斯亮也在这位善良的老红军身上学到了一些东西,她要做一个温良谦恭的人,也形成了这个终生使她受用的人生观。
所以每当提及这位老红军,陶斯亮也总会回忆,杨叔叔教我要谦让,无论与谁吵架都要谦让,他自己也是个非常谦和的人,干得多说得少,心地非常善良。所以我也是心肠特别软,看不得别人受苦受难,也愿意帮助别人。
因为我的父母都是湖南人,骨子比较烈,就成了一个吃软不吃硬的人,但凡别人给她说点好话,她就会答应人家。
如果说,这位老红军教诲陶斯亮怎么做人,陶铸和曾志夫妇则影响了陶斯亮怎么和命运搏击。
陶铸、曾志夫妇的经历也让陶斯亮对他们充满了敬佩。身为一个女孩子,母亲曾志在十五六岁参加了革命,陶斯亮想不通,为什么她就能碰到那么多的事情,并且每个坎坷她都能凭借着她的坚定、机智和勇敢逢凶化吉?
要知道,一个女人要取得和男人一样的成就时,往往要付出比男人多几倍的努力和艰辛。也曾有人说,曾志是走在陶铸之前的,而不是他阴影下的人。
曾志这种一辈子都不靠别人,要靠自己,对陶斯亮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这句话,是她一生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她一生看重“共产党员”这四个字,不忘入党时许下的誓言,永远保持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参加革命后的曾志,始终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将党的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
即便是后来找到了自己的儿子石来发,她都没有动用手里的权利安排工作,鼓励他回村当农民。
1973年回到北京之后,陶斯亮一家住在中南海对面的南长街6号。1984年,曾志退休,开始全心全意担负起妈妈和姥姥的职责,照顾了陶斯亮十几年。
在这期间,母亲总是在厨房忙碌,饭桌上总是带头吃剩菜,肉都给了他们吃。
陶斯亮还记得妈妈年轻的时候也爱打扮,后来,他似乎可以追求一种清贫和简朴。一次,她去菜市场买菜,人们都以为她是我们家的老保姆。
还有一次,他们去广州参加一个活动,陶斯亮去机场接母亲,看到她穿得十分破旧。
穿着一件旧上衣,一条格子裤,一双小红皮鞋。曾志说鞋子是妹妹丢到垃圾桶里她捡回来的,裤子是他们准备扔的。她看着都怪可惜的,捡回来感觉还能穿。
在母亲临终前,陶斯亮也跟随母亲搬进了医院。在这里,她们经常会说起曾经那些不曾提及的话题。谈得最多的就是父亲,每当这个时候,曾志对父亲的思念都会流露出来。
母亲会问她:“你现在还想念爸爸吗?”“我做梦老梦见他,可是很奇怪在,在梦里两人总是碰不到一起。”
对于陶斯亮来说,父亲是她一生难以抚平的痛。
在她整个学生时代,大部分都是和父亲一起度过的。那个时候父亲工作繁忙,却也非常关心她。广东天热,父亲担心她睡觉着凉,每天晚上都会去看看她是不是穿了睡衣,蚊帐有没有放好。
就连她日常穿衣服,父亲也希望她能穿得漂亮一点,还会给她弄头发,说这样更漂亮。
父亲还不让她光着脚走路,活生生把她宠成了一个小公主。
除此之外,父亲还会定期给他总结优缺点,让他坚持写日记,并亲自给他改日记。
女儿眼中的父亲,是一个诗人也是一个感性的人,不适合当政治家。反而,母亲都比他要有事业心,在家里很是严肃。
1962年,陶斯亮中学毕业,考到了上海军医大学。在去学校前夕,陶铸叫来女儿,给她讲了李密《陈情表》的故事。
然后充满深情地告诉她:
“亮亮,我们也是相依为命的父女,你知道爸爸是多么爱你,但是爸爸对你没有任何个人要求,只希望你能成为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成为一个有高尚情操的人,我相信你不会辜负爸爸对你的期望。”
1967年元月,陶斯亮接到北京的通知,说有一个月回家的时间。她赶紧带病回到了北京,和父母生活了最长的一段时间,却也是最后一次。
在和父母相聚后,陶斯亮也接到了工作通知,去东北的一所医院里。
在临走前,她没有和父亲告别,她和父亲一样是一个内心柔软的人,不愿意看到父亲悲伤的样子,也害怕自己忍不住情绪。就这样,她没有和父亲告别就离开了。
然而,在父亲去世后,陶斯亮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发现了一本书《国家与革命》,上面密密麻麻写了很多字,成了他的记事本。在最后却写着重要的信息:女儿离家之夜,7月13日。
陶斯亮这才知道,在那天晚上父亲一夜没睡,等着和她告别。没能和父亲见最后一面,这成为了陶斯亮一生的心结,也成为了她心中永远的痛。
她曾写道:十一年来,日日追悔莫及,每当想起这件事,就心如刀绞,泪不能忍……爸爸,在您最困难的时候,我被迫离开了您,我内心负疚,我抱憾终生……
后来,她带着自己的愧疚和思念,写下了那篇《一封终于发出的信》,借以来表达忏悔和思念。
这封信,世人看后,无一不动容,无一不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