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当史湘云当着贾宝玉的面,盛赞宝姐姐的时候,贾宝玉立刻拦她的话:“罢罢罢,不用提这个话。”史湘云道:“提了便怎样?我知道你的心病,恐怕你的林妹妹听见,又嗔怪我赞了宝姐姐,可是为这个不是?”
史湘云是和贾宝玉从小儿一块长大的,她对贾宝玉的心思再清楚不过。在贾宝玉心里,林妹妹才是最完美、最令人赞叹的女子,其他人都要靠后。所以,他才不愿意听见史湘云夸赞薛宝钗,把林黛玉比下去。
可是,让人感到奇怪的是,贾宝玉不允许史湘云对林黛玉有丝毫的不满,却对袭人多次对黛玉不敬,似乎根本不放在心上。
作为贾母派到贾宝玉房里的丫头,袭人在怡红院一直都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她在贾宝玉面前也有着绝对的话语权,想说什么就可以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第二十三回,贾宝玉和林黛玉在沁芳桥畔读《西厢》,袭人走过来,一把拉走了贾宝玉,根本就没有和林黛玉打招呼;第三十二回,袭人更是直言林黛玉太懒,剪坏了史湘云的扇套,还根本不当回事,“她可不作呢,饶这么着,老太太还怕她劳碌着了,大夫又说好生静养,谁还烦她呢?旧年好一年的功夫,做了个香袋,今年半年,还没拿针线呢”。
同样,袭人也很喜欢薛宝钗,对薛宝钗也总是赞口不绝。薛宝钗因为劝贾宝玉学学仕途经济,被贾宝玉晾在原地,袭人在夸赞薛宝钗的同时,也没忘了踩一下林黛玉,“真真的宝姑娘叫人敬重,自己讪了一会儿去了,我倒过不去,只当她恼了,谁知过后还是照旧一样,真真儿有涵养,心地宽大……那林姑娘见你赌气不理她,你得赔多少不是呢?”
史湘云夸赞宝姐姐,贬低林黛玉,贾宝玉立刻出言阻止;袭人夸赞宝姑娘,贬低林姑娘,贾宝玉竟然无动于衷,似乎根本就没听见。难道在贾宝玉心中,袭人比林黛玉还重要?贾宝玉竟然任由她对黛玉表达不敬?
肯定不可能。在贾宝玉心中,谁也比不上林黛玉。那么,究竟是为什么,贾宝玉默许了袭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对黛玉不敬呢?其实,我们只要看看探春曾经说过的一番话,也就明白了。
有一次,因为一包茉莉粉,赵姨娘大闹怡红院,和芳官等几个小丫头打了起来。后来,探春劝赵姨娘:“那些小丫头,原是些玩意,喜欢呢,便同她说说笑笑,不喜欢,便可以不理她,便她不好了,也如同猫儿狗儿抓了一下,可恕就恕,不可恕,也只该叫了管家媳妇们去,说给她们去责罚……”
在贾府的主子们眼中,丫头们不过是“猫儿狗儿”。就算她们平日里和这些丫头们朝夕相处,甚至寸步不离,丫头们的身份也不可能发生改变。主子喜欢的丫头,不过是宠物一样的存在,仅此而已。
对于贾宝玉来说,其实也是这样的观点。您别看平日里他对丫头们很好,但若是生气了,也根本不会把这些丫头们当回事。所以,那一次贾宝玉淋了雨,才会一心要把怒气转嫁到来开门的丫头身上,准备狠狠地把她踢一脚。袭人也因此被贾宝玉踹得吐了血。
袭人再得宠,也无法改变她身为奴仆的地位,也不过是贾宝玉屋里的“猫儿狗儿”,贾宝玉自然不可能把她的话当回事,也不可能因为她的一句话就怎么样。也就是说,袭人对林黛玉的评价,就是一阵风,根本没有任何用。
所以,就算袭人对林黛玉不敬,贾宝玉也根本不会当回事,更不会和她争执。史湘云因为是和贾宝玉、林黛玉一样的主子,她的评价才会被贾宝玉放在心上,才会遭到贾宝玉的及时阻止。
一直很恶心袭人
难道不是因为他睡了袭人,自觉不要脸,不敢说话?
那些只是自认为高人一等的,其实也还是丫鬟而已,谁太在意???
史湘云有点蠢,跑到姑祖母家帮一个外客黑她的亲外孙女,这事儿智力正常的人真干不出来。难怪贾母越来越不待见她
一个破鞋算什么,给它计较不配
对!势均力敌的对手才配竞争,实力悬殊太大的根本不值得计较
宝玉从来没有把袭人当奴仆看待,相反他把袭人当成最亲密最依赖的姐姐,不管是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或是怕惹老爷生气学业上苦口婆心的规劝,或是儿女情长上怕宝玉不节制和小姐主子们做出不裁之事等的担忧,袭人总能全面细心地给到宝玉恰如其分的建议,所以,宝玉对袭人是真心敬服的,所以,读红楼不要有阴谋论,宝玉正是冲破了封建思想禁锢,尊重女性才成为红楼男主,你说的把袭人当成阿猫阿狗是你根本没有读懂红楼![笑着哭]
贾宝玉是什么人,你让他怎么做?
宝玉没把一个丫鬟放在眼里,然后宝玉又爱护丫鬟们冲破阶级而且对袭人言听计从,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史湘云,对贾宝玉也有金玉良缘的企图,所以对林黛玉有敌意
袭人,宝玉,我,我,我有喜了!
贾母是害死林黛玉元凶,书中提到多次来信催促,这个时候的林黛玉需要亲情,尤其是林如海的父爱。敢说贾母林家的家产没有吞并之心,王熙凤都说了,发了两三百家横财,修建大观园哪里来的钱?一修完贾府繁荣一段时间后,马上就变穷了,这是空穴来风?反面证明林黛玉回扬州奔丧,贾府在已经没落了,连贾敏的嫁妆,林家三代烈侯家产是一并买掉了,不然没有这么多横财,如果林家在朝中当大官,联络御史弹劾贾府,贪污如此巨款,是要干什么?招兵买马?谋反?皇帝会坐视不管?别忘了皇帝可是忌惮四大家族很久了,不然贾府后面也不会抄家。[笑着哭][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