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年父亲因公牺牲母亲改嫁,干爸收养我18年,成家后却让我断绝联系
作者:舒云随笔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父亲因公牺牲,母亲改嫁远走他乡,干爸把我带回家扶养18年,供我吃穿、读书直至大学毕业,当我工作稳定成家后,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干爸却让我断绝和家里联系。
我叫陈杰,今年43岁,工作稳定,儿女双全,家庭幸福美满,成了人人羡慕的对象,与现在幸福生活截然相反,我年幼时生活凄惨,差点成了无处可去的孤儿,好在有贵人收留,如今回想起来,感慨不已。
1985年,身为铁道职工的父亲,在巡检隧道路线时,遭遇塌方不幸被埋,因公牺牲了,突发意外,我们家的天塌了,那一年我5岁。
铁道部门领导上门慰问,还送来抚恤金2500元,那时的我哪里懂什么叫伤心,只知道父亲永远不回来了,我还不明白失去父亲这个家里唯一顶梁柱,对于我们家意味着什么,只知道母亲那段时间每天夜里独自一人以泪洗面。
父亲后事处理完后,张叔带着队里工友们凑得1000块钱,交给了母亲,母亲给张叔和其他工友们鞠了一个躬,其他工友离开前,都在惋惜,说父亲年纪轻轻就没了,留下孤儿寡母可怎么办啊,那年父亲28岁。

父亲离开第4天,母亲收拾好行李,拉着我就往外走,那一夜的雪下得特别大,地上全是厚厚一层,我走了两步,很吃力,便耍赖起来,蹲在地上,和母亲撒娇,要她背我走。
母亲见我撒娇,啥也没说,也蹲下来让我爬上她的背上,我有点出乎意外,平时让她背一下,都会被她批斗半天,因为她一直贯彻男孩子就要独立,不可太宠溺。
我贴在母亲背上,很温暖,问她说:“妈妈,我们现在去哪里啊!”,母亲自顾自的走,没有回答我,大约走了半里地,才停下来喘着大气说:“小杰,我们现在去你张叔家哈!”,“去张叔家干啥啊,我不想去,张老二老是欺负我!”,张叔家我去过很多次,是爸爸带去的,他家的二小子老喜欢欺负我,所以我不喜欢去他家。
母亲没有回答我,只是继续向前走,周围都是白茫茫一片,也不知走了多久,我迷迷糊糊看见前方有些许灯光,母亲看着前方,停了下来,把我放下来,蹲下来对我说:“小杰,你还小,很多事情你不懂,妈妈有苦衷的,你不要怪妈妈哈!”,我见母亲这样说,我上前抱住她,生怕她离开。

到张叔家,母亲就让我进去房内,我不安地看着窗外,只见她和张叔沟通着什么,张叔刚开始摆摆手,母亲直接跪地上,张叔看着地上的母亲,他叹了口气,扶起了母亲,母亲像是得到了什么保证,很高兴,然后转身离开。
我立马跟着跑出去,被张叔给抓住了,我哭着大喊:“妈妈……妈……”,母亲却头也不回,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白茫茫的,我瘫坐在地上大哭,这一夜,我数十年后依然记忆深刻,母亲的离开给我心里造成了很大伤害。
张叔见我这样,也就由着我,过了大约半个时辰,我哭累了,张叔抱起我,屋内张婶已经准备好了饭菜,香气四溢,满屋飘雪,张婶让我和他们家三个孩子坐一起,张婶看着张叔说:“得了,这下四个娃了!”,张叔没说话,看着我说:“杰子,今天开始你就是我们家的娃了,你就喊我干爸,喊你婶干妈!”,我吸着鼻子点点头,就这样我住进了干爸家。
干爸是个粗汉子,重感情,还爱喝酒,有时候喝多了,拉着我聊天,说我父亲是他最好兄弟,虽然两人是上下级关系,但平时都是兄弟相称,聊着聊着把我抱在怀里,说我父亲命苦,没有福气,丢下这么个好儿子。

干爸家有三个孩子,我算是排老三,前面两个哥,下面又一个妹,虽然我有时候老挨大哥二哥欺负,但小妹总能挺身而出帮我,在干爸家我感受到了久违的温馨感,不但有了干爸干妈,还有了哥哥和妹妹。
记得一年级时,我胆小怕事,老是挨高年级学生欺负,是我那两个哥哥帮我打回去的,边打还边冲他们喊,这是我弟,看谁敢欺负他,从那天起,我就没再被欺负过,哥哥妹妹对我的关爱和呵护,让我慢慢融入了这个家庭,把干爸家当成了自己的家。
时间过得飞快,我即将小学升初中,大哥已经高中毕业,但由于学习成绩差,只好跟干爸到局里找了个临时工的活干着,也算是挣点钱给家里补贴家用。
二哥则是在读初二,小妹小学五年级,加上我即将上初中,三个读书的孩子对于干爸家来说,压力都很大,全家就靠干爸一人工资养活。

即便面对经济压力如此巨大,干爸干妈都没有想过让我辍学,12岁的年纪,我懂事很多了,一天夜里,我起来夜尿,路过干爸房间,里面传来干妈的声音:“'算上杰子上初中,咱家有3个读书娃啊,就靠你和老大,这学费生活费都凑不够!”,干爸干咳了两下,说:“不管咋样,娃们是一定要上学的,特别是杰子,这孩子学习成绩好,人精灵,以后肯定是考大学的料!”。
“对啊,可这钱可咋凑啊,这不马上就要开学了!”,干妈惆怅地说,“放心吧,我来想办法,不能在杰子面前抱怨没钱,那孩子心里敏感,等下影响他学习!”,干爸嘱咐干妈说道。
听到这,我早已泪流满面,心里坚定地默念,自己一定要好好读书,长大后好好报答他们。
初中是要住校的,开学当天,干爸骑着自行车,搭着我,我背着行李,看着已经有些驼背的干爸,我眼眶有些湿润,哽咽地说:“干爸,我来骑车吧!”,干爸愣了一下,笑着说:“哈哈,咱儿子都懂得心疼干爸了,没事,在等你大一点,有股子力气了,你再搭干爸哈!”。

干爸把我送到校门口,把我放下车,我走进学校,走到一半转身看干爸,他还站在那里看着我,他朝我招手,喊道:“快进去吧!”,我朝他招手,他转身掉头,踩上自行车走了,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直到某天我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才知道那种感觉就是满满父爱如山。
初中三年转瞬即逝,初考放榜,我以年级前三的成绩,考入了市重点高中,我既高兴又忧愁,高兴的是上重点高中意味着考上大学的概率更高了,愁的是高中三年又要花一大笔费用,小妹初二,二哥也考上中专,更何况大哥正准备和对象谈婚论嫁,这那项不用钱啊。
一到家,干妈就着急问我说:“杰子咋样啊,考得怎样?”,我看着干妈半白的头发,缓了一下,说:“干妈,我没考上高中!”,干妈听后一愣,放下手头上的活,上前和我确认,再次问道:“啥,你说什么,没考上,不可能啊!”,干妈一脸惊讶,毕竟我平时成绩都是班级第一,没考上确实是出乎意料。
“干妈,我不想读书了,我想出去打工,和大哥一样!”,我已经下定决心,不能再拖累家里了,“杰子,你可不能这样想啊,你成绩好,我回头让你干爸找学校去,让你留级一年,咱肯定能考上!”,干妈拍着我的肩膀鼓励我。

晚上吃饭,大家伙都在了,就等干爸了,半天干爸才回来,手里提着半边烧鸭,一进门就嚷嚷道:“哈哈……,今天加菜!”,干爸好像有什么喜事,这么高兴。
干妈见他这样高兴,问他:“老张,你这是咋了,咋这么高兴!”,我帮干爸倒上酒,干爸夹了个烧鸭腿给我,我把鸭腿夹给了小妹,小妹平时最喜欢吃鸭腿了。
“今天是有件喜事,咱家老三,考上了市重点高中,这可是半只腿踏入了大学啊,你们说高不高兴!”,干爸说完一杯酒下肚。
干妈瞪了我一眼,问我:“杰子,你能耐了,居然敢骗我了!”,干妈话一出,大家都看着我。
大哥拍了拍我肩膀,笑着说:“老三,咋回事啊,你咋惹妈生气了!”,小妹则替我解围,抢着说:“三哥不会说谎的!”,干爸放下酒杯,看着我,说:“杰子,咋回事啊!”,我决定把心里的话说出来。

“干爸,我不读书了,要出去打工挣钱!”,我鼓气勇气说道,干爸听后,刚举起酒杯准备喝酒,突然停住了,猛地将杯子砸向饭桌,一声巨响,趴……,大家伙被吓了一跳。
“你为啥不读书,杰子,我知道你懂事,想给干爸干妈分担,但不是现在,你现在就是好好给我去读高中,然后考上大学!”,干爸怒气冲天地冲我咆哮。
“现在家里那么困难,大哥要结婚,剩下我们三个都要上学,我不想再拖累家里了”,我站起来激动地说。
“老三,这学你一定要上,哥就是吃了没文凭的亏,哥和你未来嫂子商量过来,等你们都毕业了,我们再结婚,反正结婚只是个形式!”,大哥也起身,把我按在座位上和我说。
“现在你什么都不用想,干爸给你解决,给我好好上学,知道不,好好学习就是回报我们了!”,干爸安慰我说道,我点点头,眼泪不自觉地流了出来。

就这样,干爸和大哥筹钱让我读高中,这一年,我16岁。
高中三年,干爸从来没有少过我生活费,还给多我不少,比班上同学都多,让我感觉到在那个年代我是被重视的,这些举动也让我养成了自信的性格。
星路不问赶路人,三年磨一剑,高考我以全市前十的分数,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干爸高兴极了,当即决定要摆上几桌升学宴,宴请他们工友们,毕竟我也是属于铁道子弟。
升学宴上,客人们都夸赞干爸养了个好儿子,考上了重点大学,这可是全市数一数二的高材生啊,干爸那天晚上喝得大醉,我扶他进房休息,干爸躺在床上,脸上一直在笑,嘴里嘟囔道:“好兄弟,你看到没,咱儿子考上了大学,还是上海大城市的,哈哈……有出息了……”。
看着打起呼噜的干爸,我眼眶湿润了,心里暖暖的。
开学季,我揣着干爸筹集的5000元钱,踏上了上海的求学之路,这一年我19岁。

大学毕业后,我留在了上海工作,每个月工资我会拿出一部分出来,寄回去给干妈,因为现在小妹还在上大学,大哥也要养小孩,寄钱回家已经成为了我的习惯。
后来我找了上海本地女朋友,我们打算定居在上海,首付了一套小房子,谈婚论嫁提上了日程。
定下婚礼日子后,我邀请干爸一家,全部来上海参加我的婚礼,结果结婚当天,只有干爸一人到来,干爸还找到了我亲生母亲一起。
“干爸,干妈大哥他们怎么不一起来!”,我上前搀扶干爸,干爸把我拉到了母亲旁边,说:“杰子,这是你妈,还记得么,今天你大喜日子,她不在不合适,所以我没经你同意就把她找来了!”。
我努力回忆起脑海里母亲的回忆,一丝回忆都没有想起,只记得那个大雪之夜,她抛弃了我。
母亲当年抛弃我远走他乡后,在南方重新找男人改嫁了。

婚礼结束后,送干爸坐火车,他从口袋掏出一个存折,递给我说:“杰子,你买房,按理干爸是要出钱的,这存折里都是你这些年寄回来的钱,一共10万,你拿着!”。
我看着他手上的存折,有点生气道:“干爸,您这是什么意思,儿子孝顺父母的都不行么?”,干爸见我不接,就要硬塞过来,我没办法,只得暂时先拿着。
“杰子,你在上海成了家,我们老家,你能不来就不来了,能不联系也不联系了,不要再寄钱回家,如果你实在想家了,再回来看看就好!”,干爸拍拍我肩膀,对我说。
“干爸,您这是啥意思啊,是不要我了么?”,我不理解,生气地问他。
“杰子,我们家在农村,人口又多,以后会成为你的累赘的,你能有今天全靠你自己努力奋斗得来,干爸只是养了你几年,这几年你也喊我干爸,我也挣回来,我们父子缘分就到这里了!”,干爸别过脸,双肩颤抖地说。

干爸说完就要进站,我上前拉住他,大声说:“爸,在我5岁时,就已经把您当成我的亲生父亲了,是您让我有了和温馨的家,我永远都是您儿子,张家老三,我也会给您和妈养老的!”,爸听后,转身头也不回地进站了。
望着干爸离开的背影,让我想起了当年他送我上初中那一幕,唯一不一样的是,干爸已经双鬓斑白了,子欲养而亲不待,愿时光能走得慢一些,让我们在外游子能够都尽自己一份孝道,珍惜眼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