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七月十五中元节,记得1要放,2要祭,3要烧,4要吃,老传统不能丢。
热爱表达的你##中元节#“天地有中气,第一是中元”。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农历七月来到了中旬,此时正值末伏之后,天气刚刚开始转凉。而在此之时,一个传统节日映入人们眼帘,那就是一年一度的祭祀大节,中元节。中元节可是非常不一般的日子,因为这天有祭祖和感恩的双重功能,为此民间有很多的讲究和说法。今天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下民俗中的中元节。
中元节的由来中元节,又称鬼节、七月半,是中国传统祭祖的四大节之一(传统祭祖的四大节: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中元节),深受百姓重视。
而根据民间记载,中元节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最被大家信服的就是道教传说、佛教传说以及传统的秋祭习俗。
道教传说:在道教文化里,有一种“三元说”,即天、地、水三种元素被神格化,成为了三官,而三官的诞辰分别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也就是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为此就有了“天官上元赐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的说法。为此,七月十五就是中元节,地官的诞辰。
佛教传说:源自“目连救母”。据说目连的母亲生前作恶多端,死后变成了饿鬼,得不到食物,目连为了救出在地狱中受苦的母亲,于是向佛祖求助,佛祖告诉他需要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通过举行“盂兰盆会”的形式,就可以救度他的母亲。而这一节日也就流传了下来,是孝文化的一种体现。
秋祭习俗:在古代,民间一直有秋尝之祭的习俗,就是请先人们品尝秋天收获的粮食,以此来表达对先人的敬重,及对先人庇护丰收的感激。而七月十五这天正好处于秋季开始的望日,于是就成了人们祭祖的日子。
中元节的讲究对于中元节而言,民间一直有“1要放,2要祭,3要烧,4要吃”的说法,那么这是何意?
1要放:放河灯
放河灯是中元节比较具有特色的习俗之一,也被称为“荷花灯”。就是在底座上放置灯盏或蜡烛,然后放置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自由漂流。其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和超度水中的落水鬼以及其他孤魂野鬼。
当然,其寓意也是通过点亮河灯来为逝去的亲人照亮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道路,同时也是对活着的人们的祝福。体现了人们对于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生命的重视和尊重。
2要祭:祭祖
中元节最重要的习俗就是祭祖。这一天,人们认为先人们会回家探望,因此家家户户都需要摆放祭品,进行祭祖,让先人可以感受到家的温暖,同时来庇护后代子孙,让家人们健康幸福。
为此,这天晚上,老一辈人都会进行祭祖活动,以此来祈福,祈求先人庇护家人。
3要烧:烧纸钱
烧纸,是中元节的重要习俗,寓意送纸钱,让先人可以有钱花,以至于在另一个世界里生活得更好。这一习俗背后蕴含的也是,对逝者的尊重和对先人的关怀,旨在安抚逝者的灵魂,同时也是对家族平安和幸福的祈愿。
一般来说,这天晚上,人们都会选择在路口焚烧,为的是让先人尽快收到钱财,以便保佑家人安康。
4要吃:吃鸭子
据了解,“鸭”有“压”的意思,而这天吃鸭就有压制鬼魂的意思。因为这天不仅仅是先人要回家,很多孤魂野鬼也会出没,为此就需要注意自身安全,尤其是早出晚归之人,因此就需要通过吃鸭来压制鬼魂,以此来保自己平安多福。
总之,中元节是民间传统的祭祀大节,为此就有很多的习俗和禁忌,而且每个地区也都会有差异,因此建议大家可以按照本地传统行事,也可以跟随老一辈人的做法进行,这样就可以表达自己对先人的敬重,同时也可以远离灾祸,获得平安。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跟大家说的关于中元节习俗的问题了。话说,你准备好迎接中元节了吗?你们那边还有哪些相关的习俗?可以留言、评论,跟大家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