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晗工作室发布的告黑声明源于其近期因直播争议引发的舆论风波。2025年1月6日,鹿晗的微博、抖音、小红书等社交账号因“违反社区公约”被平台禁止关注。
这一处理与2024年11月29日的一次直播事件直接相关:当时鹿晗在直播中因网友质疑其醉酒状态而情绪失控,出现飙脏话、竖中指等行为。
尽管鹿晗解释称“人都有情绪”,但其言行被部分网友视为不良示范,引发公众对其作为偶像社会责任的讨论。
工作室的告黑声明主要针对事件发酵后网络上的恶意攻击行为。声明指出,鹿晗道歉后仍有“别有用心之人”捏造事实、散播谣言,已委托律师取证并启动法律程序。
从粉丝反应看,多数支持者认为黑粉长期存在,包括在直播期间发布侮辱性言论、造谣其私生活(如感情状况)等行为。
例如,有粉丝提到鹿晗过去因“特殊日子被黑”却未及时维权,此次事件成为积怨爆发的导火索。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事件反映出公众人物行为与网络生态的复杂关系。律师分析认为,鹿晗的不当言行可能违反平台规则及社会道德规范,但黑粉的恶意诋毁同样涉嫌侵犯名誉权,甚至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
平台方对鹿晗账号的限制措施,既是对其行为的惩戒,也体现了对网络空间治理的强化。
目前,鹿晗工作室的维权行动尚未公布具体被告名单,但参考其过往维权案例(如2018年胜诉获赔21万元、2021年起诉黑粉胜诉等),此次可能延续“全平台取证+重点起诉”模式。
粉丝群体持续呼吁公开进度,显示出对娱乐圈“告黑”常见做法的矛盾心理——既希望震慑恶意言论,又担忧演变为“固粉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