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晚上10点44分,在安徽铜陵枞阳路段的高速公路上,一辆小米SU7轿车撞上了道路护栏,随后车辆起火并发生爆炸。
车内坐着三名女大学生,她们从武汉出发,计划前往安徽参加公务员考试,却不幸被困在火海之中。
消防队员迅速赶到现场进行救援,但火势过于猛烈,回天乏术。最终,两名学生当场死亡,另一名学生在送往医院的路上也不幸去世。
这场意外给三个家庭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害。开车的女孩正值青春年华,母亲难以承受失去爱女的巨大悲痛。
这辆小米SU7是她男友送的毕业礼物,见证了他们多年的甜蜜爱情,原本两人计划结婚,现在却天人永隔,留下无尽的遗憾。
罗先生在辨认女儿的遗体时,看到的只有被烧成焦黑的骨骼,承受着老年丧子的巨大悲痛,场面令人心酸。
更让人感到惋惜的是,就在事故发生前不久,女孩还在微信上和男友亲密地聊天,倾诉彼此的心意,充满爱意。事故发生后,网上立马炸开了锅,大家都在猜测事故的原因,对小米汽车的安全性能表示怀疑。
驾驶员的父亲站出来解释,说女儿不是新手,早在2022年就拿到了驾照,而且开了很多年车,经验很足,包括这辆小米SU7,之前也开着它跑过长途。
但他的解释并没有让大家信服,反而让更多人开始担心智能驾驶技术是否真的安全可靠,对智能驾驶技术提出了更大的质疑。事情的走向完全超出了预期。
小米公司随后公开说明了情况。事故发生前,车辆速度很快,达到了每小时116公里,并且启用了NOA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车辆系统检测到前方有施工路段,于是发出了警示提醒,并开始自动减速。随后,驾驶员介入,切换为人工驾驶模式。尽管如此,车辆最终仍然撞击了路边的水泥桩,酿成了惨剧。
这份声明没有消除大家的疑问,反而让更多人不明白了。大家都在问:“既然知道前面在修路,为什么没有更好地减速或者换路?”
“自动驾驶退出了,为什么紧急刹车没反应?”、“电话接通了,为什么没教车里的人开手动门锁?”这些问题需要解答。
信息来源:2025-04-01 19:00·PConline太平洋科技{小米SU7碰撞起火致3人遇难,家属:2秒内反应不现实}
此外,大家还想知道:“出事后车门怎么打不开?是自己锁住了还是撞坏了变形了?”
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智能驾驶是否真的安全。智能驾驶不是什么都能应付,遇到复杂路况,特别是修路的时候,它的算法可能认不出来或者不知道该怎么办。
人在紧急情况下要接过控制权,需要时间反应,而且人和机器的配合是不是很顺畅,都会影响智能驾驶的安全。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安全隐患。
事故发生后的责任划分至关重要。需要明确的是,责任究竟在于驾驶员的操作失误,还是车辆本身存在技术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分析事故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底是人为因素导致,还是汽车制造商的技术设计存在缺陷?
舆论压力之下,小米总裁雷军在昨天公开表态。他首先对事故中的不幸遇难者家属表达了深切的慰问。
雷军表示,小米已经迅速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赶往事发地点配合警方展开调查工作,努力查明真相。
雷军承诺,小米将持续关注事故处理的后续进展,及时公布相关信息,并且会认真听取并反思来自公众的批评意见。他们希望能尽快解决问题,给遇难者家属和社会一个交代。
不过,小米的这次解释来得太晚,大众并不买账。大家想知道小米的数据是不是真的,有没有隐瞒什么,还担心小米的安全措施是不是有缺陷。
遇难者母亲在雷军的微博下留言:“希望说到做到。” 这短短五个字,道尽一位母亲失去亲人的痛苦和无助,也体现了大家对小米的失望以及希望它能改正的态度。
与此同时,小米公司的股票价格也跟着降低,这说明股市和投资人都为此事感到担心和不安。小米SU7的事故不只是一起简单的车祸,更是给智能汽车行业乃至整个科技领域敲响了警钟。它揭示了智能驾驶在安全方面还有很多难题,也说明了企业处理危机公关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