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次当切尔西签下新球员的消息传出时——鉴于其过往操作,这大概率只是早晚问题——不妨去瞧瞧评论区,那儿的景象或许会十分有趣。
在评论区里,你依旧能捕捉到不同程度的兴奋情绪,这可是转会行业的关键驱动力。长久以来,足球拥趸们对俱乐部引入新球员的消息,向来有着本能的兴奋反应,仿佛被注入了一剂多巴胺。无论你是盼着救世主降临,还是期望巩固球队霸权,新援加盟带来的新鲜感,鲜少有人能不为所动。
与此同时,你也会发现不少来自对手俱乐部球迷的挑衅言论。切尔西那巨额且似乎无穷无尽的转会投入,常常会激起那些对其成功无感之人的强烈情绪,从冷嘲热讽到满心怨恨,不一而足。有时候这些言论挺有意思,但大多时候颇为无聊,不过这也并非什么新鲜事儿了。
然而现在,挑衅者已不局限于对手球迷。在《体育报》的评论区以及社交媒体平台上,越来越多切尔西自家球迷,对俱乐部新签球员的消息表现出冷漠,甚至愤怒。诸如“他能守门吗?……别再买人了……又是切尔西式的球员囤积……太离谱了……求求来个转会禁令吧”之类的留言屡见不鲜。
这种情绪在罗曼·阿布拉莫维奇时代的最后几年,就在某些圈子里初现端倪,并非全新现象。但自2022年6月清湖资本和托德·波利接手切尔西后,传播速度明显加快。虽说要精准判断俱乐部庞大全球球迷中持此观点者的占比,显然不太现实,但这种对转会持怀疑态度的声音,已然足够响亮、广泛,值得重视与认真对待。
那么,切尔西会是首个让自家球迷对转会心生厌烦的俱乐部吗?从转会数量来看,这并非毫无道理。清湖和波利在不到三年时间里,签下了40多名球员,同时出售或放走的球员数量也几乎相当。如此频繁的人员更替,令人眼花缭乱。即便一线队阵容的大规模改造已接近尾声,仍有理由相信,他们会继续在转会市场上积极运作,买卖球员。

再者,切尔西引援有着独特之处:更看重球员潜力,而非当下名气,对未来的规划极为专注。以至于四名球员(埃斯特旺、肯德里·佩兹、迈克·彭德斯和达里奥·埃斯古奥)至少要到今年夏天才能代表俱乐部出战,另一名球员(乔瓦尼·昆达)更是要到2026年才会转会至斯坦福桥。对于一名可能在遥远未来助力球队的年轻球员加盟,球迷难以兴奋起来,这完全可以理解。
即便在引进一线队球员时,切尔西也常瞄准那些极为年轻、相对缺乏实战检验的球员,许多球迷甚至都没听说过他们。这与阿布拉莫维奇时代形成了鲜明反差,那时签约的大多是正值巅峰期的成年国脚,其中不少人有着丰富的欧冠经验。
据10月份CIES的一份报告显示,切尔西现有阵容球员签约时的平均年龄为22.5岁,在欧洲五大联赛所有俱乐部中排第四年轻。比他们还年轻的三支球队分别是莱比锡红牛(22.4岁)、布伦特福德(22.3岁)以及蓝军姐妹俱乐部斯特拉斯堡(21.8岁)。
当下,社交媒体上有不少账号热衷于炒作切尔西的引援,他们或是想借此成为俱乐部网红,或是想彰显自身独特的本地资讯优势或战术见解。但现代足球迷文化深受无处不在的文化冲突影响,其本质决定了,一部分球迷热衷于欢庆新援到来,而另一部分球迷则更倾向于反对这种欢庆(以及欢庆之人)。
在这个充满愤怒与分裂的时代,公众对各类机构的信心危机也有目共睹。只需留意英超各球场外抗议活动日益频繁,便能意识到足球俱乐部也难以幸免。许多球迷对俱乐部产生了一种疏离感,这种感觉并非签下一位天赋出众的年轻边锋,再给他一份八年长约就能弥补的。而且,这种疏离感在清湖和波利接手后似乎愈发普遍,而这一接手事件,是在2022年因地缘政治局势急剧变化才得以发生的。

不过,在这些负面评论中,最关键的是球迷对切尔西整体规划严重缺乏信任。为何要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年轻球员的招募上,而不是去填补恩佐·马雷斯卡一线队阵容中明显的漏洞?某些位置看似人员过剩,而另一些位置却人手短缺,这又如何能与连贯的长期阵容规划相契合?那些从国外引进的年轻才俊,在斯坦福桥或是其他地方,又有着怎样的发展路径?
球场上的胜利,以及过程中更具说服力的表现,无疑会让舆论转向积极方向。在刚刚0-1无力输给对手阿森纳后,切尔西球迷自然更易对埃斯古奥和昆达的签约,以及背后所代表的一切持怀疑态度。
但即便这种转会疲劳,部分是近期比赛结果引发的情绪反应,这真的是坏事吗?对于严重依赖转会相关内容的足球新闻业而言,或许是个坏消息(尽管球迷因愤怒或挫败感参与文章互动,但终究还是在互动)。
但足球迷的讨论氛围则是另一码事。转会所受到的关注,向来远超其在球场上实际影响应得的程度。倘若切尔西球迷群体中发生的事,预示着一种更广泛的转变,那或许是个积极发展——一个新时代即将开启,大俱乐部将明白,自家球迷更倾向于批判性审视他们的所作所为,而不再轻易被最新的热门引援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