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鸡的胜利!中国是如何靠一只鸡,打赢美国发动的粮食之战?

望喜 2025-01-17 17:06:44

你知道吗?曾经的中国,吃鸡还要看美国人的脸色!

美国凭借先进的育种技术,垄断了全球白羽鸡市场长达百年之久。

中国想要吃白羽鸡,也必须得花高价从美国引进。

2004年,中国引进的种苗高达80-120万套,价格也从最初的每套5美元涨到了37美元。

相当于向美国缴纳了一笔高昂的"吃鸡税"!

然而,奇怪的是,即便中国有了种鸡,却依然培育不出白羽鸡!

这是为何?中国要如何打赢这场粮食战呢?

白羽鸡的诞生

1888年,几位身着白大褂的科学家,走进了美国肯塔基州的农舍。

他们是美国农业部的遗传学家,此行的目的,是要创造一个全新的鸡种。

通过多年的研究,他们发现,若能将几个优良鸡种的基因进行重组。

或许就能培育出一种生长速度更快、体型更大、肉质更佳的肉鸡品种。

于是,一场鸡的"相亲大会"开始了,科学家们从全美各地搜集了数十个鸡种。

从中精心挑选出体型健硕、生长快速的鸡,让它们在农舍中"联姻"。

经过多轮严格筛选和反复试验,一个崭新的鸡种终于诞生了。

它有着雪白的羽毛,科学家们称它为"白羽鸡"。

白羽鸡的出现,在肉鸡行业掀起了一场革命。

它的生长速度之快,前所未有:仅需40天就能长到2.5千克,而其他品种往往需要50天以上。

更难能可贵的是,白羽鸡有着极高的饲料转化率,每长一克重,仅需消耗1.6克饲料,远低于其他品种。

种种优势叠加,使得白羽鸡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超级肉鸡"。

消息很快传开,引起了各国的高度关注。

美国的养殖企业嗅到了商机,纷纷引进白羽鸡,并通过规模化养殖,迅速占领了全球鸡肉市场。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大幕刚刚拉开。

国民经济迅速增长,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随之而来的,是肉类消费的快速增长,其中,鸡肉消费的增长尤为迅猛。

然而,中国本土的鸡种,大多是从农户散养的土鸡中选育而来。

生长周期长,产肉量低,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为了缓解供需矛盾,中国政府决定从国外引进优良品种,而美国的白羽鸡很快进入了中国的视野。

美国垄断

1983年,第一批白羽鸡种蛋运抵北京,很快,它便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许多省份纷纷建立了白羽鸡原种场,大力发展商品代鸡养殖。

到1996年,全国白羽肉鸡存栏量已达到3亿只,占肉鸡总量的70%以上。

然而,随着引种规模的扩大,中国企业渐渐发现,白羽鸡的种源竟被美国牢牢控制着。

原来,美国在向其他国家出口白羽鸡时,并不提供祖代种鸡,而是以父母代鸡苗的形式销售。

父母代鸡虽然能产蛋孵化,但其后代的生产性能会急剧下降,难以形成可持续的种群。

这就意味着,中国企业只能不断从美国进口父母代鸡苗,才能维持白羽鸡产业的正常运转。

然而,美国企业并不会让中国轻易得到这只"下金蛋的鸡"。

他们对鸡苗出口设置了重重限制:每次引进必须成套购买。

每套包含1只公鸡和10只母鸡,价格由美方制定,中方无权议价。

更有甚者,美国还要求中国企业签署禁止研发的协议,一旦被发现从事白羽鸡育种,就会立即中止供应。

如此苛刻的条件,使得中国企业在引种过程中处处受制,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2004年,中国白羽鸡父母代种鸡年引进量高达80-120万套,价格也从最初的每套5美元涨到了37美元。

为了保证引种,中国企业不得不一次次"高价买单"。

有报告显示,种鸡苗采购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例超过30%,相当于向美国缴纳了一笔高昂的"吃鸡税"。

更令人担忧的是,美国开始将白羽鸡种苗,作为一种政治筹码。

他们可以通过控制父母代鸡苗的供应量,轻易地扰乱中国肉鸡市场。

当鸡苗供应过剩时,国内养殖企业就会因鸡肉价格暴跌而陷入亏损。

当鸡苗供应短缺时,鸡肉价格又会快速上涨,影响老百姓的生活。

美国企业还利用鸡苗断供的威胁,频频向中国企业施压。

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中国政府和企业开始反思。

白羽鸡产业链受制于人的局面,到底该如何打破?

自主培育优良品种,实现种源自给,成为了必然选择。

中国白羽鸡产业的崛起

事实上,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了肉鸡育种的探索。

1981年,中国第一个白羽鸡曾祖代种鸡场在上海建立,并陆续引进了多个国外品系。

到1986年,中外合资的北京家禽育种有限公司成立,正式启动了白羽鸡育种工作。

经过多年努力,国产白羽鸡品种"艾维茵"于1996年推出,并一度占据了54%的国内市场份额。

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外品种的垄断地位。

然而,由于疫病防控、种源保护等方面的短板,"艾维茵"在2004年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白羽鸡产业,再次落入外企之手。

200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启动了白羽鸡育种关键技术研发。

并向全国有实力的企业发出"英雄帖",号召它们投身自主育种事业。

在众多探索者中,福建圣农集团的突围之路尤为坎坷。

2011年,圣农集团组建了一支秘密育种团队,开始了白羽鸡自主培育的征程。

由于此前,中国在白羽鸡育种领域几乎没有积累。

圣农集团只得从美国、法国、荷兰等国引进大量种源,并派出技术人员前往这些国家学习培训。

为了防止育种计划泄密,圣农集团将实验基地设在了福建光泽县的大山深处。

这里远离城市喧嚣,方圆数公里内没有人烟,是理想的育种"秘密基地"。

2014年,第一批种鸡苗"乔装打扮"进驻山中农舍,拉开了新一轮育种攻坚的序幕。

整整十年,圣农人在大山里与鸡为伴,育种团队从最初的几人发展到数十人。

人员构成从单一的兽医拓展到遗传、营养、疫病防控等多领域专家。

圣农集团累计投入超过10亿元,其中育种设施投资就达3亿元,配备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育种设备。

然而,美国企业岂会坐视中国打破其垄断

2019年,圣农的育种计划意外泄密,美国得知后,立即派人"突袭"圣农总部。

要求其立即停止育种,否则将断绝鸡苗供应。

关键时刻,圣农集团董事长傅光明没有屈服,而是当场下"逐客令",坚决维护自主育种的正当权益。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年,圣农自主培育的"圣泽901"白羽鸡新品种终于诞生。

经权威部门鉴定,"圣泽901"的主要性能指标,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在某些方面,如生长速度、料肉比等,甚至超过了国外主流品种。

2021年,"圣泽901"通过国家审定,标志着中国在白羽鸡育种领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结语

近年来,北京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培育的"京白1号"、民和股份培育的"民和柒号"、民航股份培育的"航禽优1号"等一批国产新品种相继问世,中国白羽鸡自给率已超过75%。

2023年6月,国产白羽鸡父母代种鸡首次销往非洲,这标志着"中国芯"开始走向世界,中国有望成为未来全球白羽鸡种源供应的重要一极。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