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抗旱要点,培土浇水配合准,根壮苗旺抗旱强

夜色梦想翱翔 2025-02-15 20:15:22

猕猴桃抗旱要点,培土浇水配合准,根壮苗旺抗旱强

在水果的大家族中,猕猴桃是一种备受喜爱的美味。那翠绿的果皮下包裹着香甜软糯的果肉,富含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成分。然而,猕猴桃的种植却充满挑战,尤其是在干旱的环境下,如何让猕猴桃树茁壮成长并产出优质的果实,这就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的抗旱要点。

先来看看猕猴桃的根系特点。猕猴桃的根系比较浅且分布广泛,这一特点使得它在干旱环境下显得颇为脆弱。通常情况下,猕猴桃根系的有效吸收深度在30 - 60厘米左右的土壤层。在水分充足时,这个根系能够很好地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供应地上部分的枝叶生长和果实发育。但是一旦遭遇干旱,比如连续30天以上没有有效降雨,土壤湿度下降到30%以下时,猕猴桃的根系吸收功能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对比有良好灌溉条件的果园和完全依靠自然降水的果园,我们就能发现其中的差异。在有灌溉的果园里,猕猴桃树的年生长量,包括枝叶的长度、宽度和重量,相较于没有灌溉的果园要高出近30%。果实的大小也有明显区别,有灌溉条件下产出的猕猴桃平均单果重可能达到90 - 120克,而没有灌溉的果园里,单果重可能只有60 - 80克,果实的甜度和风味物质含量也远低于前者。

那面对干旱,猕猴桃的抗旱要点在哪里呢?培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猕猴桃根系浅,在干旱时容易被风吹倒或者暴露在空气中。通过在根部周围培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根系。培土的厚度一般建议在5 - 10厘米左右。这样既能防止根部水分过度蒸发,又能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如果是在坡地种植猕猴桃,培土的重要性就更大了。坡地的土壤保水能力本身就差,加上风雨的侵蚀,猕猴桃根系更容易受损。经过测量发现,坡地没有培土的猕猴桃树,根部在干旱季节的失水速度比有培土的植株要快2 - 3倍。

浇水则是一门精细的学问。猕猴桃对水分的需求比较敏感,既不耐旱也不耐涝。在干旱时期,浇水的频率和量都需要合理控制。一般来说,每次浇水的量要根据果树的树龄、树势以及土壤类型来确定。对于成年猕猴桃树,在干旱季节,每次浇水以湿透土壤80 - 90厘米为宜。如果浇水过少,只能暂时缓解表层土壤的干旱,根部深处依然缺水;如果浇水过多,又容易导致积水烂根。比如,一棵5 - 8年生的猕猴桃树,在砂质壤土中,每次浇水量大概在200 - 300升左右。而浇水的时间也有讲究,最好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进行浇水,避免在中午高温时段浇水,因为中午土壤温度高,水温低,此时浇水容易造成根系的应激反应。

从灌溉方式上来说,也有多种选择。滴灌是比较适合猕猴桃抗旱的一种方式。滴灌可以将水直接送到猕猴桃根系周围,减少水分在空气中的蒸发和土壤表面的径流。据试验,与传统的大水漫灌相比,滴灌能够节约水资源60 - 70%。而且滴灌能够满足猕猴桃根系对水分的精准需求,使根系始终处于一个较为适宜的水分环境中。

除了培土和浇水之外,果园的其他管理措施也对猕猴桃的抗旱能力有影响。例如,合理的修剪可以减少树体的蒸腾作用。在干旱时期,适当减少枝叶量,保留那些生长健壮、果实的枝条,可以将有限的水分集中供应到重要的部位。一般来说,修剪后树冠的叶面积指数维持在2 - 3为宜。

另外,果园的地膜覆盖也是一项有效的抗旱措施。地膜覆盖能够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提高土壤温度。经过测量,地膜覆盖的猕猴桃果园土壤湿度比不覆盖的果园要高出10 - 15%。在地膜覆盖的同时,可以在定植坑两侧各留出20 - 30厘米的空间,方便雨水渗透和根部呼吸。

猕猴桃的抗旱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管理。培土、浇水以及其他的管理措施就像一个个精密齿轮,相互配合才能让猕猴桃树在干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根壮苗旺,结出优质的果实,为果农带来丰收的喜悦,也为消费者带来美味的口感。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