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晋后最强大的赵国,为什么没能成为带头大哥?

史上风云 2024-04-09 22:41:34

晋国三家灭智后,赵国是三家中实力最为雄厚的,而且地理位置上也比较好,北面没有强大的其他诸侯国,按理说赵国是三晋老大哥,可是战国初期赵国却一直默默无闻。

其实,这主要是灭智后,赵国掌门人赵无恤在选择继承人问题上犯了糊涂。

当年赵鞅在选择继承人时,遵循的原则是立贤,于是长子赵伯鲁没有被立,小儿子赵无恤成了赵家掌门人。

赵无恤晚年时,总觉得自己当赵家掌门人愧对哥哥,就想把大哥赵伯鲁的儿子赵周立为继承人,结果赵周比赵无恤去世的还早,赵无恤就让赵周年幼的儿子赵浣当继承人。

由于赵浣当掌门人时还小,赵家实权落在赵无恤弟弟赵嘉手中,他不满哥哥赵无恤的安排,就把赵浣赶下台,自己当掌门人。可是,赵嘉无福享受,在位仅仅一年就一命呜呼,赵国在继承人问题上陷入混乱。

赵国再一次发生内乱,赵嘉的儿子被铲除,赵浣重新成了赵家掌门人。赵国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先后两次发生内乱,这极大的消耗了赵国的力量,经过赵鞅、赵无恤治理一度强大起来的赵国锋芒不在。

重新当上掌门人的赵浣,是一个才能平平的君主,并没有什么突出的能力,这使得赵国和魏国、韩国的差距变小。随着三家分晋、战国“国际”大格局的形成,晋国地盘上的赵魏韩三家再也无法实现进一步整合。

赵国从此一直默默无闻,直到赵武灵王上台后,赵国才迅速崛起,并在赵武灵王时期一下子成了让秦国都为之畏惧的存在,成为赵国后期唯一能够在军力上和秦国单独对抗的大国。

然而,尽管是一代雄主赵武灵王,在选择继承人问题上仍然是不明智的,最终造成沙丘之变,赵国之后的君主一代不如一代,最终被秦国所灭。

赵国在几个关键时刻点,都是因为选择继承人时的失误,失去了大好时机。战国初兴,赵无恤的错误选择,断送了赵国整合三晋的机会;赵武灵王的错误选择,葬送了赵国一统天下的时机,就连赵武灵王自己也因此被活活饿死;赵悼襄王废长立幼,赵迁和其母后中秦国反间计,杀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令秦国胆寒的李牧,致使赵国被灭。

这几个例子,都是因为赵国掌门人选择继承人时,没有顾全大局,而是感情用事,最终葬送了赵国崛起之路,葬送了赵国。

对此,大家认为呢?

5 阅读:2090
评论列表
  • 2024-08-22 16:24

    赵国土地不行[哭笑不得]农耕是短板,还是四战之地[鼓掌]长平之战正逢赵国连年旱灾

    木制自行车 回复:
    赵国可耕地面积不比秦国少,晋阳盆地+部分华北平原,赵国的基本盘比后唐李克用/李存勖大不少
  • 2024-08-20 23:25

    山多地少,大国之间比拼国力时候,还是要靠农业说了算。而且这三个小弟先祖都受大哥不少恩惠,反而把大哥做了,多少不地道,最后都死挺惨。

  • 2024-09-08 12:19

    君主固然有原因,但我还是相信大势,赵国国力发展空间都不如秦国,被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 2024-08-21 23:47

    魏国有甲,韩国有弓,前期赵国有什么?有马也是胡服骑射之后的事,个人见解

  • 2024-09-26 07:07

    秦国有地利,易守难攻;有良田,沃野千里;有猛士,英勇无畏;有商鞅变法;最重要的是秦国国君自身英明神武不说,尤其是选继承人的毒辣眼光,连续七代明君(算上秦献公有八代),所以注定秦统一六国

  • 2024-04-15 18:44

    再厉害还能厉害过魏文侯?

  • 2024-09-14 01:36

    要不是半夜开会反水哪来的赵国,还最强大[得瑟]

    用户51xxx61 回复:
    这么说的话,归根结底怪智瑶,要不是他多那句嘴,说水是个好东西,韩魏也不会唇亡齿寒下定决心背刺智氏,赵家就在晋阳覆灭,韩魏也掀不起大浪了
    史上风云 回复:
    哈哈
  • 2024-04-10 10:19

    四战之地,统一个屁[哭笑不得]

    史上风云 回复:
    看时机了
  • 赵国一个守城将士一个纸上淡兵说明了一切,赵国无强将

    忍者 回复:
    没有平庸的的员工,只有无能的领导
    江湖百晓生 回复:
    赵国缺的是文臣,而不是武将[哭笑不得]庙堂昏聩
  • 2024-04-12 23:57

    无农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