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岛西部的昌江黎族自治县,黄鸿发这个名字曾让当地百姓闻之色变。这个盘踞昌江三十年的黑恶势力集团,通过暴力手段构建起涉及矿产、运输、农贸等领域的商业帝国,其犯罪网络触角甚至渗透到基层政权。2020年1月,海南省高院维持死刑判决的槌声,宣告了这个黑色帝国的彻底崩塌。
1988年,当海南建省办特区的春风吹遍琼州大地时,黄鸿发家族却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创业"道路。这个以黄应祥为首的家族,在昌江石碌镇农贸市场强收摊位费,用铁棍和砍刀"开辟"了第一块势力版图。他们豢养打手队伍,对竞争者实施断指、挑筋等残暴手段,1995年制造"11.5故意伤害案"致两人死亡,正式确立"江湖地位"。
暴力手段迅速转化为经济收益。通过垄断砂石土方工程,控制全昌江70%的矿产运输;霸占农贸市场收取天价摊位费;在娱乐场所强行入股分红。警方最终查明的涉案资产达25.3亿元,仅冻结银行存款就达1.3亿元,查封房产167套,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商户的血泪。
这个犯罪集团深谙"黑白共生"之道。专案组后来查实的97名公职人员中,既有公安系统的"内鬼",也有国土、税务等部门的"白手套"。原昌江县公安局局长王雄进,在收受黄鸿发147万元贿赂后,不仅对举报线索压案不查,更在抓捕行动前通风报信。
更触目惊心的是对基层政权的侵蚀。该集团通过资助选举、暴力威胁等方式,将多名代理人送入村委会。2013年村级组织换届时,他们公然在投票箱旁持刀监选,确保"自己人"当选。这种"黑色治理"模式,使部分村庄长期处于法外之地。
2018年1月,中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号角吹响。海南省公安厅组建126人的专案组,代号"1.31",开启了对黄氏集团的全面围剿。侦查员在昌江秘密走访三个月,形成127册案卷,收集证据材料超过3万份。收网行动中,警方动用1200名警力,在海南、广东、广西三地同时抓捕,现场查获的管制刀具就装满三辆卡车。
这场战役创下海南扫黑多项纪录:抓捕人数最多(196人)、涉案资产最大、保护伞层级最复杂。在庭审过程中,检察机关出示的证据材料堆满整个法庭,仅判决书就达40万字。主犯黄鸿发当庭承认的16项罪名,勾勒出一个完整的地下黑色产业链。
当黄鸿发在法庭上听到死刑判决时,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土皇帝"终于低下了头。其家族成员及集团骨干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25年至死刑不等的刑罚,97名公职人员受到党纪国法严惩。这场持续三十年的黑色统治,最终在法治的阳光下灰飞烟灭。昌江百姓自发燃放的鞭炮声,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