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d1d2752a80a6ac2d80905d21a8822ef.jpg)
有人曾嘲讽过一种现象,就好比有人视富贵人为死敌,却乐于结交市井无赖,将芝麻绿豆的功绩夸大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还将自己的眼界局限在井口般大小的空间,以此为天地。这种观念就像是活生生的“现代版坐井观天”,他们筑起了心理壁垒,把自己囚禁其中,错把井口之天视为宇宙万象,却不知外面的世界远比他们想象的广阔许多,这样的认知既狭隘又充满偏颇。
对于那种稍有成绩便沾沾自喜,犹如“卖瓜老太夸自家瓜甜”的心态,我们都不陌生。就好比古代某些不容置疑的信仰体系,一旦将其捧上神坛,任何质疑和批评都被视为亵渎。殊不知,真正的进步往往源自于对既有成就的理性审视和持续改进。
深入探讨前两点,对待财富的态度尤需矫正。过去,有人误以为对抗富裕阶层是一种正义,实际上,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正是为了提升全体人民的生活品质,追求幸福与美好未来。创造财富并公正分配,才是通往美好生活的必经之路。换句话说,财富本身并无好坏,有钱并非原罪,而是应当借鉴和学习财富积累的经验,甚至努力让自己也成为拥有财富的一员。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的社会人人都能成为经济独立的个体,那是否意味着每个人都能享受到优质生活呢?
当然,这里我们要区分清楚,货币不等同于真正的财富,正如越南的例子所示,即使人均持有大量货币,也不代表全社会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富裕。不过,这里的要点是,有钱确实意味着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至于将一些不良分子视为挚友,则无疑是走错了路。就像有些年轻女性误把行为乖张的“黄毛小子”奉为偶像,结果可能付出沉重的人生代价。相比之下,把那些游手好闲、为非作歹的流氓地痞当成兄弟,无异于养虎为患。一旦给予的支持不再能满足他们的贪欲,这些人便会露出獠牙反咬一口。毕竟,他们的本质是以损害他人利益为生。历史上不乏野心家利用这类人群的例子,但从未听说哪个真正成功的领袖会把这些败德之人当作亲信。这一现实教训,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