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相信,不少人已经知道了新闻背景:这是一间位于台湾的超级计算机“元宇宙syfolio”首次在中文互联网上亮相,发出“元宇宙·台湾”的讯号。从图片上看,一个硕大的太阳系的概念图,似乎代表着人类在全宇宙的话语权最终能走到那一步。然而,这个神经兮兮的表情似乎暴露了他们的心情。“元宇宙”的“元”,似乎预示着某种未知的情况发生。为什么我们不知道它在说什么呢?因为它被设定为一台高性能计算机,主打超分辨率动态图像,支持全部143个3d物体的全像素编辑。它被预定位在2019年春季的台北国际电脑展上亮相。如果你是个热衷于探索世界未知的人,那么元宇宙绝对值得你关注。或者你有个好奇心过剩的老公在想着什么那我也祝你一直这么好奇下去。“元宇宙”到底说了什么?我知道它说了什么,就是因为它在新闻图片里不常见。因为在我看来,它的实际意思是“一个大尺度的世界在向你招手”。那么,这个世界到底在哪里呢?你当然可以这么想:但实际上,这样的想法无法让这个世界真切可见。世界太大了,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也在不断加速。

在科幻小说里,人类想让世界更科幻更神秘就能通过加入新的物种(如外星人或者黑洞),或者引入更低级的智慧生命(比如神一样的文明)等方式。这就好像我们今天说到的“元宇宙”概念。当人类试图从“大尺度”寻找一些与人类认知不同的东西时,就会陷入一系列非常迷茫、令人困惑、可能充满了矛盾冲突的困境。我们需要在“小尺度”、“可见面”、“非常有趣”、“可以探索”,以及和我们共享空间的“有意义”之间做个选择。“元宇宙”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诞生的,它让我们真实看见、了解到的世界越来越大。从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图片、影像显示来看,现实世界里的很大一部分东西是可见的:星系、超大区域、高能粒子等实际上都会在我们所谓的“大尺度”世界里存在着。

对人类而言,这些看到的东西无疑对我们有吸引力。然而,如果我们想从“小尺度”世界里探寻更大一些的世界时,在很多方面,对人类而言,这实际上并没有太大吸引力。比如说黑洞:我们从观察到的黑洞,对于宇宙而言,不过是一颗微型恒星正在吸收能量时,释放出了一部分光的波长,形成了可见的光芒;即:光在经过某次恒星碰撞、形成了各种原子和复杂结构时,形成了一种我们看不到的“大尺度”世界中的“黑洞洞”光,即:光在经过各种分解、组合、排列、调和、纠缠、相互作用、引力坍缩、聚集、吸积后形成的一种可见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