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为何被曹操所杀,曹操为什么没有遇上张仲景?

开心菜菜慢生活 2024-06-30 19:01:45

悠悠飏飏的柳絮正在天空飞舞的时节,华祖庵门前的那对小狮子已经守在门前等候千年。时光模糊了遥远的记忆,对于错,功于过,是与非,已是经年,早已变得不再重要。而我,此刻立于门前,即将踏足而入,仿佛注定要和华佗来一场期盼许久的约定。

华祖庵内似乎很静,只有柳絮如雪,仿佛在收集人们对华佗的怀念,然后飞过他曾经住过的屋、走过的路,也许还会带给那些他救过的人。

亳州,他的故里,这座千年的药都,中医药文化的摇蓝,从来都没有忘记过他,人们尊他为药神,并为他建立了祠堂,他住过的地方常年香火缭绕灯影流转,那棵合欢树静默在桥边细数春夏秋冬时光流年,仿佛他还在药圃种他的草药,仿佛他还在洗药池洗他的曼陀罗,仿佛他还在做他的屠苏酒,仿佛他还在舞他的五禽戏,仿佛他正在九曲桥赏曲桥卧波,仿佛他只是离家给人治病还未归,仿佛他迟早会回来……

华佗,字元化,东汉末期医学家,他的家族本是一个望族,到了华佗这代已经没落,家族对华佗寄于了厚望,从他的名字“佗”字的“负载”之意便可看出。华佗从小饱读诗书,从《尚书》到《诗经》,从《周易》到《礼记》,从《春秋》到……他满腹才华,“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是什么时候对医学起了浓厚的兴趣呢?恐怕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也许是那个“出门无所见,白骨蔽中原”的年代?让他看不惯那个乱哄哄的政权,让他不忍看生活于水火之中的穷苦百姓受苦受难?总之,他选择了拒绝做官而做医。

《三国志》说“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后汉书华佗传》说他“兼通数经”,尤其“精于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当炙,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被人称为“神医”。他是一个谜。人们无法确认他的年龄,无法说清楚他为什么宁愿辜负家族的厚望而选择从医救人,就如同无法确认他的死因一样。

千百年来,没有人知道真正的华佗多少岁,可是人们却知道,华佗有多么能干,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等各科。人们始终记得,他的儿子以生命为代价换来的“麻沸散”,以及他失去儿子的痛苦。1700多年前,他便用麻沸散开创了外科手术,被誉为外科鼻祖,他的足迹遍布山东、江苏、安徽、四川等地,拯救了无数无数被病痛折磨的人。

华佗医术神奇,《三国志》列举了他很多“神医”的例子,决定他生死的一次行医经历则来自于广陵太守陈登,让他与曹操的相识架起了一座桥粱。

广陵太守陈登得病,“胸中烦懑,面赤不食”。华佗治好后,留下了一句话:此病三年后必复发,遇良医可救。三年后,陈登果然复发,可惜华佗不在,如言而死。

那么,为什么说华佗与陈登的交集,让曹操与华佗相识了呢? 陈登这人很有能力,国学大师吕思勉曾说:“孙策用兵战无不胜,只输过两次,都是陈登”。而陈登刚好是给华佗举孝廉的沛相陈珪的大儿子,很得曹操赏识。据说,赤壁之战的失败,曹操便后悔没有听陈登之言。陈登父子和华佗相熟,深知华佗的本事,而陈登父子和曹操之间的关系同样非常熟悉,时常打交道,华佗给陈登治病的神奇经历被曹操知道也就不足为奇。

曹操的头风病应该是多年的老毛病了,据说曹操小时候在亳州生活的时候,因为不被一个叔叔喜欢,经常被叔叔向父亲告状,曹操便装作中风的样子,让父亲不再只相信叔叔的片面之言。曹操时常受头风症折磨,知道了华佗这样的神医,自然会请来给自己治病。

曹操的一生几乎都是在战场上度过,把华佗留在身边方便治病便也理所当然。《三国志》原文说“太祖闻而召佗,佗常在左右”,之后又列举了华佗为其他人治病的经历,说明华佗这个时候,虽然一边给曹操治病,同时也没有影响他给别人治病。直到后来,曹操亲自处理国事,繁忙劳累,“得病很重”,才让华佗“专门诊治”。

历史的分歧从此便出现了。这也成为华佗之死一直不为人明了的故事。《三国志》言华佗日久思家,便借口收到家信妻子病了,返回了家中。曹操派人多次请回,却一直未返,终于让曹操作了个两手准备的决定:“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华佗就这样被押送至许都监狱烤打而死。后来曹操最喜爱的儿子----那位用船称大象的聪明的曹冲于13岁的时候病死,曹操说了句:后悔杀了华佗,使儿子枉死;另外一种说法则来自于《三国演义》,华佗要用斧子破开曹操的头颅治病,生性多疑的曹操以为要害他便杀了华佗;还有一种说法则说曹操并未下令杀华佗,但华佗却因曹操而死。无论哪一种说法,一代“外科圣手”确实于建安十三年魂归西去,被葬于许昌城北15公里处的苏桥村南石粱河西岸,从此天下再无华佗。

据说华佗曾留下一本《青囊经》,在狱中送给狱史,狱史没敢要,华佗一气之下便一把火烧了。虽然书没有流传下来,可他许多有作为的学生,如以针炙出名的樊阿,著有《吴普本草》的吴普,著有《本草经》的李当之,把他的医药学部分地继承了下来,是华佗之幸,是天下之幸也。

华佗死后,曹操又活了7年,这也印证了华佗说曹操的病“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的判断,更加证实了华佗拥有一代神医的称号当之无愧。华佗深知曹操的病是一种慢性病,一时并不能取命,而是一种长期调治的过程,这也理解了他为什么不愿意长期待在曹操身边的心理,世上需要救命的还有百姓,并不是仅曹操一人。我们怜惜华佗的离去,也为曹操感到遗憾,假如他出生在我们这个年代,头风病会不会根本不值一提呢?

在华佗和曹操的时代,也出过一位名医叫做张仲景,常常有人疑惑,假如曹操遇到的不是主攻外科的华佗,而是遇到主攻内科著有《伤寒杂病论》的张仲景,会不会是另外一种结局呢?可惜《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只有华佗并无张仲景,他在那个时代的默默无闻让曹操与之失之交臂。从此,历史便失去了假如的可能。

如今,亳州人继承了华佗种药圃的传统,世代种植,让这个千年的药都跃身成为中国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华佗传下来的五禽戏依然被人习用,甚至成为学校里的健身体操;他画的《内照图》成为解剖学上最早的图谱……

人们始终记着他的名字,他的贡献,他的奇迹……他该瞑目了。如雪的柳絮正无声地飘落,正在寻找合适的土地生根发芽,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样子……我望着华佗的雕像,对他充满了敬仰……

游玩景点参考:

华祖庵

地址:新华路永安街中段

门票:50元,讲解:50元

景区内设有中医药博物馆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