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高血压,起床先知?医生提醒:起床出现这3表现,一定要重视

光康玩转养护 2024-11-08 22:38:37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故事情节纯属虚构,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求医。

清晨五点半,天还未亮,刘大海猛然从睡梦中惊醒。他又一次感受到后脑勺传来阵阵胀痛,伴随着轻微的眩晕感。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三次出现类似症状了。身为一家建筑公司的项目经理,他习惯性地归因于工作压力过大。揉了揉太阳穴,刘大海摇摇晃晃地走向卫生间。镜子里映照出他略显苍白的脸色,眼下一圈淡淡的乌青。

"大海啊,你这样每天早上头晕,得去医院检查检查。"妻子李芳最近频繁地提醒他。作为一名资深护士,她敏锐地察觉到丈夫的身体状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可刘大海总是笑着摆摆手:"没事,睡一觉就好了。"

直到那个周末的早晨,刘大海在起床时突然感到天旋地转,整个人重重地摔在床边。送往医院检查后,血压计上显示的数字让他彻底愣住了:165/105mmHg。主治医师张文平告诉他,这是典型的早期高血压表现。

《中华高血压研究》2023年度报告指出,我国目前约有3.3亿高血压患者,其中4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达47.2%。更值得警惕的是,相当一部分患者在确诊前都曾出现过早起时的特殊信号。

中日友好医院心内科主任王明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许多高血压患者在诊断前普遍存在三个共同的早起表现:起床后持续性头痛、短暂性头晕、以及颈部僵硬感。这些症状往往在清晨最为明显,随着活动逐渐减轻。

一位叫张红的中学美术教师也有着类似的经历。她习惯早起备课,却总在起床后感到后颈部发紧,伴随着轻微的头痛。"画画时低头久了就觉得特别不舒服,抬头时还会眼前发黑。"经过半年的症状积累,她在体检时发现自己的血压已达到了150/95mmHg。

北京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顾问李教授解释,人体血压存在昼夜节律性变化,清晨4-6点是血压的生理性高峰期。对于潜在的高血压患者来说,这个时间段血压升高尤为明显,容易诱发各种不适症状。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强调,早期发现高血压征兆对疾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数据显示,及时发现并干预的患者,其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可降低60%以上。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陈医生分享了一个特殊案例:今年42岁的快递员小王,平日运动量不小,看起来身体健康。可他连续几个月都在清晨出现头晕、耳鸣症状,以为是劳累过度。直到有一次送快递时差点晕倒,检查才发现血压已达到170/110mmHg。

专家建议,如果连续一周以上出现早起头痛、头晕、颈部不适等症状,即便症状轻微也要及时就医检查。同时,养成定期测量血压的习惯,特别是早晚各测一次。

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刘主任提醒,高血压前期患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改善症状:调整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清晨起床时动作放缓,避免剧烈运动;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6克;规律进行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

回到刘大海的故事,经过三个月的规律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他的血压逐渐得到控制。现在的他每天都会测量晨起血压,戒掉了爱吃重口味的习惯,还和妻子一起参加了社区的太极班。

《中华医学杂志》最新研究表明,我国高血压知晓率仅有51.6%,治疗率为45.8%,控制率仅为16.8%。这意味着仍有大量患者未能及时发现和治疗自己的病情。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郑教授呼吁,需要提高公众对高血压早期症状的认识。他建议成年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血压检查,35岁以上人群可适当增加检查频率。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周医生补充说,除了规范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也很重要。她观察到,很多患者在得知诊断后过分焦虑,反而加重了症状。"高血压是可防可控的慢性病,关键是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杭州的蔬果批发商老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坚持晨练、控制饮食、保持心情愉悦,他的血压不仅稳定下来,还带动了一批批发市场的商户重视起自己的健康。

专家组最新共识指出,高血压的早期干预和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的统计数据显示,经过规范化管理的高血压患者,其5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未经管理的患者低约40%。

预防胜于治疗。了解高血压的早期信号,重视清晨的身体警示,配合科学的生活方式调整,将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正如刘大海现在常说的:"听从身体的警告,比逞强要明智得多。"

生命的时钟永远向前,关注健康的脚步不能停歇。让我们从重视晨起的身体信号开始,共同守护那份健康。

别忘了点赞转发给家人朋友,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文中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身体不适应及时寻求医师帮助)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