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娱选秀节目,青春梦想的代名词。
然而从2021年选秀模式结束,到2023年“内娱完了”,再到今年5月“内娱要活了”的传闻四起,练习生们的命运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们还能继续追梦吗?逐梦路上又会遇到哪些挫折和考验呢?记者采访多位练习生和行业人士,听他们讲述那些鲜为人知的逐梦故事。
饭圈是粉丝基于偶像崇拜形成的圈子
“饭圈”是粉丝基于偶像崇拜形成的粉丝圈子,其名称最初来源于日韩的“偶像饭团”。在饭圈中,粉丝们会为自己喜欢的偶像购买应援物品、参与各种活动,并与其他粉丝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同时饭圈也是娱乐圈中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其影响力已经超出了娱乐领域本身的范围。
练习生:从追梦少年到“查无此人”
“内娱完了!”
2023年5月,一则消息让无数网友拍案而起——历时4年的“清朗行动”大获成功。
自2021年起,以吴亦凡、蔡徐坤等为代表的流量艺人接连被曝出违法乱纪、失德失范等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娱乐圈的广泛批评和反思。为了整治行业乱象、树立正确价值观、促进健康发展,国家广电总局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为期4年的“清朗行动”。
经过几年的努力,“饭圈文化”“偶像经济”“明星八卦”等乱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2023年年底,随着“清朗行动”收官之期越来越近,关于偶像选秀节目是否能够重启的讨论再次成为热点话题。
政策松绑?内娱要“活”了?
“内娱要活了!”
近日,《创造营2024》突然登上热搜榜首,疑似即将重启的消息引发全网热议。
这距离2021年选秀模式的全面结束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年时间。在过去的三年里,虽然也有过一些类似的尝试和动作,但都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一次《创造营2024》的重启能否改变这一局面?答案尚未可知。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政策如何调整变化,偶像选秀节目作为内娱娱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
资本利用信息媒介重构娱乐文化时空
2022年12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强调了媒体融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该意见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包括壮大主流舆论阵地、提升舆论引导能力、推动融合发展创新、完善融合治理体系等方面。
其中,特别提到了要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管理,规范网络视听平台传播秩序,推动网络视听节目高质量发展等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和管理,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视听生态,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向纵深拓展。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内娱偶像选秀节目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随着政策收紧和监管力度加大,偶像选秀节目需要更加注重质量的提升和内容的优化;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观众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和升级。因此,如何适应这些变化和趋势,创新节目形式和内容,满足观众多样化的需求将成为关键所在。
与此同时,内娱偶像市场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和重塑。从过去的“超英赶美”到现在的本土化崛起,中国偶像正在逐渐摆脱“日韩附庸”的身份,展现出更加自信和多元的形象。在这个过程中,资本的力量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利用信息媒介重构娱乐文化时空,挖掘偶像发展路径,开发粉丝经济……通过种种手段实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
然而,资本运作的背后也隐藏着许多问题和隐患。如何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保持艺术的纯粹性和人文关怀?如何解决好偶像与粉丝之间的矛盾关系?如何构建一个健康可持续的偶像生态系统……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偶像选秀:青春梦想的终章还是新的启程?
如今,内娱偶像选秀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从“清朗行动”到“政策松绑”,再到资本运作的加持,偶像选秀市场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重塑。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青春梦想的绽放和破灭,也看到了内娱市场的无限可能和挑战。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媒体形式的不断创新,内娱偶像选秀将会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趋势。同时,也希望能够看到更多有深度、有温度的作品出现,让更多人感受到内娱文化的魅力和力量。
当然,这一切还需要时间来证明。无论如何,青春不会谢幕,梦想永不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