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一则新指南,引起了广大民众的关注,这则指南建议大家在家中使用含钠较少的盐替代品,来取代常规食盐。
那这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健康考量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深入探讨一下。
长期以来,减少食盐摄入一直是国际健康指南的重要内容。
这是因为过量的钠摄入会大大增加高血压的风险,而高血压又与心脏病、中风、肾脏病等严重疾病紧密相关。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全球有 190 万人死于过量食盐引起的疾病。
现实情况是,人们平均每日钠摄入量约为 4.3 克,是建议量 2 克的两倍多。
虽说早在 2013 年,WHO 的成员国就承诺到 2025 年将全球人群的钠摄入量减少 30%,但由于改变饮食习惯实在困难,多数国家都无法按时完成目标,只能将目标调整到了 2030 年。
在这样的背景下,钾盐作为一种主要的低钠盐替代品,进入了大家的视线。
钾盐部分氯化钠被氯化钾替代,它既能减少钠摄入,又能增加钾摄入,而钾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很多人日常摄入却严重不足。
研究表明,钾盐有助于降低血压,还能减少心脏病、中风和早死的风险。
全球大规模试验以及模型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仅在中国和印度,若普遍改用钾盐,每年就能避免成千上万的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

而且,钾盐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可以直接一对一替代普通盐,外观、用法都相似,味道差异也不明显,在大规模试验中,超 90% 的人五年后仍在使用钾盐。
不过,要想让钾盐全面替代普通盐,目前还面临着不少挑战。
患有晚期肾病的人无法有效处理钾,所以钾盐产品必须要有明确的警告标签。
从市场角度来看,氯化钾生产成本高于氯化钠,目前钾盐主要作为健康产品,价格较高,普及程度低。2021 年的审查显示,低钠盐仅在 47 个国家销售,大多为高收入国家,价格差异大。
所以,我们需要扩展供应链,生产更多食品级氯化钾,让钾盐能像普通盐一样,方便人们购买。
很多国家约 80% 的盐来自加工食品,而 WHO 指南在食品制造中盐的替代问题上,还不够明确,这就需要政府、食品行业等各方利益相关者共同努力,鼓励食品行业采用替代盐。
世卫组织倡导用钾盐替代普通盐这一建议,虽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如果成功实施,无疑将对全球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不仅是对个人健康的关注,更是对整个社会健康水平提升的积极探索。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起来,从自身开始,尝试更健康的用盐选择。

(图片来自头条图库,文章如有问题私信联系,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