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辉:我高考分数远超清北,却被人暗中顶替,依靠父亲查明真相!

人易绘心中美景 2025-02-15 14:42:15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说起康辉,大家第一印象就是“央视一哥”,当然最多评价还是撒贝宁那一句“活字典”。

这是对康辉业务能力的肯定,同时也是对康辉在央视地位的肯定,后来者居上,但康辉仍然占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他是大家前辈,不可替代,但是康辉凭什么站在这样一个位置?

谁会想到,曾经一个失误差点让北广失去这样一个人才。

稳场的神,央视一哥

康辉在央视能有今天这样一个地位,那都是自己一步步走来的,他现在那里就让人感到很安心。

他就是央视的定海神针,是大家心里主持人应该有的素养,国泰民安,业务能力强。

康辉也不是瞬间就出现在大家眼里的,他走到如今这一步,都是自己一步步爬上来的。

康辉是北广优秀毕业生,他以河北省艺考第一的成绩考进北广。

在校期间他各方面都十分优秀,从大学毕业以后他就直接加入了央视,顺利成为了新闻中心的主持人。

康辉并没有手拿爽文男主剧本,他进入工作岗位一直都默默无闻,只是在勤勤恳恳做事情。

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勤勤恳恳努力,他在工作中积累经验。

从大学进入社会,很多东西还是不一样的,他需要慢慢适应,熟悉社会的规则。

他一直默默努力前行,自己的专业能力也在日复一复打磨中得到精进。

正是他的这一份踏实能干以及专业的主持能力,让央视领导记住他。

于是在职场打拼几年的康辉终于得到了自己的机会。

央视领导将重要的《新闻联播》交给了康辉这个刚刚出头的新人,这只是一个测试的机会,而就是这样一个机会给了大家一个惊喜。

康辉凭着自己专业能力稳稳把控住《新闻联播》的节奏。

虽然只是第一次,但是却已经有了顶尖主持人的影子。

康辉顺利拿到了《新闻联播》这个机会,而也是一个环节让广大群众认识到这个主持人。

2008年,对我们国家来说是最为特殊的一年。

我们国家发生了很多事情,而当时的《新闻联播》主持人康辉一连二十几天都是他撑着。

《新闻联播》这样一个直播环节,容不得任何失误。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康辉二十几天都是他自己撑着。

到最后康辉播报,面对汶川大地震的报答,他甚至曾一度哽咽,成为了他主持人生涯为数不多的失误。

凭着自己能力,2014年康辉就做上了播音部主任,而真正让康辉封神的还是2020年的《新闻联播》。

康辉忽然接收到一份长达12000字的紧急事件,这件事要准确无误播报给全国观众。

这一份原稿文件经过删减也留下6000字,这一份文件内容繁杂,需要康辉准确无误播报出来。

当时距离《新闻联播》只有了八分钟。

康辉草草扫过文件稿,将一些重点勾画出来,避免自己出错。

后来的采访中,他更是说道:“我接到稿子第一件事,就是把页脚用手这样捻一下。”

这样做的原因就是避免在翻页中出现两页连带的情况。

在这一场《新闻联播》中,康辉自己一个人的单口长达22分钟,要知道新闻联播一个主持人单口时间不可以超过5分钟。

播报到最后,康辉嘴角都泛起白沫。

他简直就是在挑战人的极限,也是这样一次播报让康辉的专业能力得到群众认可。

后来康辉在节目中出现,都是以专业能力够强的形象出现,他宽阔的知识储备,能让他随时能够纠正撒贝宁的某些发音。

撒贝宁也是直接称呼,康辉就是行走的活字典,不会读的字打个电话问康辉就行了。

然后就是这样一个康辉,却差点连大学都上不了。

自小优秀,明确主持人职业

对康辉而言,比起清华北大,让他最憧憬的是北广,而这全都是收到他姐姐影响。

因为姐姐的原因,他从小就对这样一份全国最高的艺术学府充满了憧憬,有了目标的康辉也牟足劲要努力考上一个大学。

对于康辉想要学艺术,意外的是他的父母没有任何反对。

相反在听到自己儿子心愿的时候,他的父母尊重他的选择,并且全力支持他的决定。

康辉没想到父母会这样支持自己,他很感动有这样开明的父母。

康辉就是这样一个在爱里长大的孩子,长大后他身上更是带着亲人的温厚。

康辉成绩不错,可是他一直都不敢肯定自己到底能不能考上北广。

毕竟这是全国艺术最高学府,他生在河北,名额寥寥无几。

再这样的内耗压力下,康辉一直都在高要求压力自己,将自己压榨到极致,就是为了提出最多的力量去学习,考上自己心目中的北广。

自己的孩子努力,康辉父也是在看眼里,他们眼瞧着心里很心疼,可是他们又不能做什么。

同时他们却在自己暗暗决定,只要儿子能考上自己喜欢的播音,那么他们这些做父母的,哪怕砸锅卖铁也要把孩子送上去。

这样高压紧绷的状态直到康辉拿到河北省艺考第一的成绩,他的神经才得到了松懈。

北广哪里是那么容易考的,艺考第一的成绩是全然不够,还必须要你的文化成绩够硬。

只有双方都全能的人才才是北广需要的人才,康辉不允许自己的文化成绩给自己拖后提。

他没有喘息片刻,又投身到文化成绩中。

他并不是天才,为了达到自己目标,他往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就连康辉的班主任都忍不住感叹,他没见过康辉这么拼命的学生,他的文化成绩甚至比很多文化考生还要高。

康辉如果只是一个文化考生,想必也不会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学生。

像他们这种艺术生,需要在备考之前一年里参加完整的艺术培训,也就是说要一心二用,付出比常人更加艰辛的努力。

康辉的成绩却在这样安排下也没有任何拉后腿。

就是他这样一份拼命,让老天都不忍心对这样一个人说不。

消失的“康辉”

在1988年的七月底,河北省的高考成绩终于出了。

高考成绩出来,也就意味着很多事情都尘埃落定了,让大家意想不到的却是,河北省高考第一居然是艺考生。

康辉早早就接到了清华北大的电话问访,可是康辉心里只有北广,这是他唯一的选择。

康辉父母听到自己儿子选择,虽然觉得没去清华北大很遗憾,可是北广死了儿子心愿,他们也全力支持。

康辉很坚定填下了自己的高考志愿书,没有第二选择的“北广”。

他填好志愿书,在家静静等待着自己的录取通知书。

所有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当认为一切都尘埃落定后,或许这才是危机来临。

康辉从来没想到自己会滑档,直到他拿到了自己的录取通知书,他取到了自己第二志愿“天津商学院酒店管理”。

康辉没想到北广居然看不上自己,明明清华北大都对自己三顾茅庐,可是自己最后却在北广滑档了。

这让他大跌眼镜,意想不到,这给当时的康辉造成了极大打击。

看着自己整日闷闷不乐的儿子,康辉父母也很担心,而他的父亲也想不清楚,自己儿子河北省第一,为什么进不去北广。

原来是当地一个领导女儿想进北广,而北广今年又只招收三名考生,这位领导为了自己的女儿,于是就将康辉挤下去了。

在收到录取通知书不到三天时间,他的父亲毅然决然找上了教育局,一定要为自己儿子讨一个公道。

或许是上天眷顾,康辉父亲上报途中无意中绕过了这位领导,最后这一份申述居然层层上报。

在教育局其他人的调查下,终于真相大白。

可是时间已经过去了,北广不可能再给康辉发送录取通知书。

康辉的父亲再次为了自己的儿子,在北京与河北交给奔波。

他的父亲将事情层层上报,来来回回接近花了三个月的时间。

北广领导听到这样的事情后,不愿意放过这样一个人才于是才给康辉破格录取。

也是这样康辉终于能去自己心仪的大学上学。

他终于能成为自己最喜欢的主持人,而最后也让全国观众都记住了“康辉”这个名字。

如果不是父亲坚持,康辉恐怕就要蒙受不白之冤,以为自己真的看不上北广。

如果不是父亲不辞辛劳奔波三个月,这一份坚持让北广的领导看到事情真相,那么康辉多年努力不会得到回报,也不能上自己心仪的大学。

康辉更像是我们普通人的写照,从小镇一步步走出来,历尽波折,差点夭折在路上。

好在足够坚强,好在足够努力。

上天才没有善待这样一个不断努力前行的孩子。

0 阅读:8

人易绘心中美景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