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气阴两伤,脉络瘀阻),中医验方1首,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欣鸿聊健康 2023-05-13 23:02:08

中医病案分析:某男,60岁,因多饮伴形体消瘦2年,曾查空腹血糖(FBG)为12.0mmol/L,确诊为2型糖尿病,服用二甲双胍等药降糖,血糖控制不理想,遂求服中药。诊时见口干欲饮,但饮水不多,形体消瘦,二便调,舌质暗红、苔薄白,脉细缓。

诊断:(气阴两伤、脉络瘀阻型)消渴(西医称为糖尿病)。

治则: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中医处方:黄芪,地骨皮,生地,淮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决明子,桑叶,木瓜,丹参。

二诊:患者口干稍有减轻,余无特殊。原方加葛根,

三诊:口干明显减轻,FBG5.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4mmol/L。调方患者服药1个月,多次复查FBG5.3~6.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6.7~9.2mmol/L,无自觉症状。5个月后自行停用西药,随访2个月,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中医解析:糖尿病属“消渴”范畴,古来多从燥热论治,以养阴为基本治法,但很多患者就诊之前,已有很长时间的高血糖史,加之久服降糖药,糖毒药毒等燥热邪气耗气伤阴而致气阴两伤。

气虚行血不力而瘀血内生,推动乏力而痰湿内留;阴虚燥热,煎熬津液又加重血瘀,痰瘀阻络而致脉络不通,终而并发症丛生。

故而阴虚燥热乃糖尿病发生的根本,气阴两虚是其难愈之症结,而脉络瘀阻则是各种并发症的病理基础。因此,宜调和气血,治当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此方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经验方,方中生地、山萸肉、山药三阴并补以补肾为主;山药、黄芪健脾益气;茯苓、泽泻健脾利水,地骨皮、丹皮消虚热,补泻并用;

草决明清肝热,桑叶清肺热,共用以除燥热;丹参活血行血;木瓜舒经通络。全方可益气养阴,清热活血通络。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所述配伍、方剂药方、验方,药膳等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本文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5 阅读:198
评论列表
  • 中医天天讲辨症因人而异。结果中医参考古方参考几千年,连个如何参考都说不清楚。一症对应一方。但参考古方时。你得先比较古今两症强弱吧。问题所有中医书中都没有对症的明确刻度。也就表示根本无法对比的古今病症强弱,没有强弱之分。你又如何加减配方。中医大师会说辩的是有没症状。那你忘记如果是有没就表示大家用的药材量就一样 你连参考古方都不需要啦 中医大师还说什么中药几千年验证 不知道中药重点是方子的量才是关键。也就是新的量才能治新症 你的新方子刚出来就几千年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