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大家都迫不及待走出家门享受美好春光。但这时候,不少人会出现流鼻涕、鼻塞、打喷嚏症状,被花粉过敏折磨得苦不堪言。
花粉过敏,医学上叫花粉症,是指有过敏体质的患者吸入或接触到致敏花粉后,诱发非特异性的变态反应炎症,从而引发过敏性鼻炎、结膜炎乃至哮喘等临床症状。
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张英耀告诉记者,除了常年的过敏性鼻炎,还有一种季节性的过敏性鼻炎,这就是花粉症,一般在每年四五月份或者秋天发作。
许多年轻患者特别不解,明明小时候没这病,怎么长大后莫名其妙就患上鼻炎了?医生解释,过敏性鼻炎有一定的遗传性,很多患者有这种基因,但没被“激活”,但它并不是完全的遗传性疾病。
“过敏性鼻炎是基因遗传、外界环境、个体敏感性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父母是过敏性鼻炎患者,那么下一代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要明显提高。”张英耀说。
医生提醒,要注意区分过敏性鼻炎与感冒。花粉过敏一般同一症状反复出现至少三周,但不会伴有头疼、发热、肌肉酸痛等症状。如果同一症状反复出现,就要警惕是花粉过敏,建议及时就医。“过敏性鼻炎的主要症状就是连续性的鼻痒、打喷嚏、流鼻涕,还有的患者伴有眼睛痒、鼻塞、嗅觉下降等典型的症状。”张英耀说。
医生介绍,春季花粉过敏的元凶往往不是颜色鲜艳的观赏花,而是那些看起来不像会开花的树木类、杂草类植物,例如柳絮、杨絮、黄花蒿粉等。
医生提醒,过敏人群应尽量避免在上午10点到下午5点花粉浓度较高时段外出,如果外出要做好防护。过敏症状较重、周期性过敏的患者建议到医院检测过敏原,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
“我们会进行防治结合、四位一体的综合治疗。首先要保护易感者,避免去花草树木较多的地方,外出要佩戴口罩,避免接触过敏原,可以用鼻喷激素等抗过敏药物,来减轻过敏症状。”张英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