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熙熙攘攘的四川大学华西校区东区北门,一个无招牌、无广告的土豆泥摊位前,每日都排起S型长队,成为校园周边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这背后,是一个复旦高材生勇敢追梦、重塑人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费宇,曾是复旦大学公共卫生系的研究生,在学术的殿堂里,他本有着光明的未来。2024年初,他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退学摆摊。
这一选择,源于他内心深处对自我价值的探寻和对传统职业路径的反思。费宇的摆摊念头并非一蹴而就。早在大学期间,他就展现出了对销售领域的浓厚兴趣和天赋。大二时,他投身电话卡销售,凭借出色的沟通能力和销售策略,一举拿下销冠头衔。

那些售卖孔明灯、氢气球的日子,虽然简单,却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与满足。这些经历,如同拼图碎片,逐渐拼凑出他对自身职业适配性的清晰认知——自己更适合在销售领域一展拳脚。在家待业的一年里,费宇陷入了对未来的深思。
他不断问自己: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吗?内心的答案越来越清晰,他渴望改变,渴望追寻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于是,摆摊这个念头悄然浮现,并逐渐生根发芽。

2024年3月10日,是费宇出摊的第一天。他早早地就在社交平台进行了预热,告诉同学们和朋友们自己即将开始新的征程。虽然支持声一片,但他心中仍充满未知与忐忑。下午一点,楼下传来三轮车的刹车声,五十多斤黄澄澄的土豆块静卧在麻袋中。
他深吸一口气,扎稳马步,双手紧紧抠住麻袋的两角,使出全身力气,将土豆扛上了三楼。接下来的制作流程,对费宇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那些调料和食材,陌生的是如何将它们变成一份份美味的土豆泥。他迅速开启忙碌模式,然而现实却给他浇了盆冷水。

家里的锅太小,对付这些土豆就像小马拉大车,无奈只能分三次蒸。与此同时,案板上的葱花、香菜、折耳根、酸萝卜等调料也在等待他的“点化”。他手持菜刀,刀刃轻快地落下,各种调料瞬间被切得细碎均匀。
待土豆被蒸得软糯,费宇又赶忙用木铲捣碎,再用搅拌机打成泥后装入保温桶。眼瞅着出摊时间迫在眉睫,手头的工作却仍七零八落。他心急如焚,关键时刻,朋友们倾巢出动来帮忙。大家齐心协力,终于在计划的时间内推着餐车奔赴摊位,开启了这场未知的摆摊之旅。

第一天摆摊,费宇就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一个多小时内,所有土豆泥销售一空,营业额达到700多元。这一成绩,不仅让他看到了希望,也坚定了继续走下去的决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费宇的摊位越来越受欢迎。
他制作的土豆泥口感细腻、味道独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食客前来品尝。他在社交平台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如今已经组建起两个粉丝群,成员数量不断攀升。费宇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没有固定的轨迹,只要勇敢追寻内心的声音,就能开启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即使面对世俗的眼光和家人的反对,也要坚持自己的选择,勇敢地走下去。正如他摊位前那S型长队一样,人生的道路虽然曲折,但只要方向正确,终将通往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