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进口美国大豆2213万吨,同比下降5.7%,占大豆总进口量的比例降至12年来最低的18%。2025年1月中旬以来,我国暂停从美国进口玉米和大豆。
4月初,我国从巴西采购了至少40艘货轮240万吨大豆,知情人士称,这批大豆将在5月至7月出货,采购量达我国月均三分之一。美媒形容,我国此次采购数量大且速度快。

巴西大豆
对此,美国大豆协会主席表示中国往常消费了美国出口大豆的一半还多,恳求特朗普尽快与我国达成协议,否则大批豆农将会破产。
除了大豆,2024年我国还进口了巴西44%的石油。巴西作为资源大国,寄希望于我国广大的市场需求,从棉花到肉类到石油到矿产。为了巩固双方关系,巴西总统卢拉还会见了我国外交部长王毅,并表示对我国反制“对等关税”感到钦佩。

特朗普发动关税战给世界挖了一个大坑,没想到自己先跳了进去。
关税战引发粮食贸易格局巨变特朗普关税战开始后,中国调整粮食贸易策略,大幅减少美国大豆采购。此前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占据重要份额,贸易摩擦升级后,中国转而向其它供应渠道采购,巴西成为主要受益者。

当前,巴西在中国大豆采购量中的占比超70%,并计划提升至80%,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份额下滑至23%,存在被完全替代的可能。同时,阿根廷在中国粮食采购中的地位也不断上升,正朝着占中国大豆总采购量20%的目标发展。

中国采购方向的改变,强化了与巴西、阿根廷在粮食贸易领域的合作。从经济层面看,贸易量增加带动双方资金流动与技术交流,为合作提供更多支撑;从政治层面看,频繁贸易往来促进国家间相互信任,推动双边关系进一步发展。
打击四大粮商,中国乘势而上ADM、嘉吉等国际大粮商长期主导全球粮食市场,通过操控价格获取高额利润。近年来,这些企业发展面临困境,在巴西市场选择收缩战略。ADM裁员10%,嘉吉去年裁减8000人。
中国中粮集团把握时机,在巴西圣保罗附近的桑托斯港布局建设全球最大体量的粮食谷物码头。桑托斯港具备天然避风港和深水港条件,建成后港口粮食吞吐量将从每年450万吨提升至1400万吨。

中粮已在当地建设谷物仓,并扩大人员招聘,计划增加巴西大豆和玉米收购量,在阿根廷也开展类似布局。美国粮商收缩与中国粮商扩张,促使全球粮食市场格局发生变化。
尽管目前粮食产业链上游资源未完全掌握在中国手中,像ADM虽战略收缩,但与巴西种粮大户签订的合同覆盖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环节,农产品产量稳定可预测。

巴西大豆农场
不过中国已在粮食产业链下游占据重要地位,拥有全球最大的大豆市场,掌握市场主动权。在全球需求低迷的情况下,中国凭借市场优势,具备向产业链上游延伸、提升粮食领域话语权的能力。
粮食影响国际关系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安全,中国在应对关税战带来的粮食贸易变化时,注重短期应对与长期规划结合。在种子研究方面,中国持续加大投入。
近年来,中国出台多项政策,从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种业创新攻关,到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监管,全面推动种业发展。

在国际合作上,中国与巴西关系日益紧密。巴西作为金砖国家中南美最大经济体,粮食出口对中国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目前巴西70%的大豆出口至中国,目标是达到80%。
这种贸易联系不仅对巴西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也影响着美国与巴西的关系。以往美国与巴西在粮食加工业联系密切,现在中国在巴西粮食出口、铁矿石贸易等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巴西出口的粮食和铁矿石两大主要产品,中国都是最大采购国,同时中国对巴西原油的采购量也持续增加,双方在多个经济领域深度合作。

从更宏观角度看,随着中国与南美国家合作深化,南美洲丰富的资源将与中国建立更紧密联系。规划中的太平洋和大西洋两洋铁路建成后,将进一步促进南美洲矿产资源与中国市场对接。这些变化源于特朗普关税战引发的连锁反应,使得南美洲与中国的利益联系更加紧密。
中国在应对特朗普关税战时,虽然面临内需提振等挑战,但在海外粮食领域的布局取得重要进展。回顾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每次危机都带来发展机遇,中国正是在应对危机中实现经济发展。
此次借助关税战契机,中国在粮食领域的布局,既有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将在全球粮食市场和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素材源自@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