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醉卧家门口被车碾死,共饮者究竟该不该担责?

哦么哦么 2024-11-14 18:40:54

酒后送人回家本是好意,谁料悲剧却在家门口上演。冯某醉酒后被送回家,怎料好心却遭诉讼。法律面前,善意与责任如何界定?

事件经过

那天晚上,冯某受邀到邻居罗某家喝酒。大家围坐在一起,桌上摆满了各种小菜,气氛很是热闹。罗某特意拿出了自家酿的杨梅酒,冯某兴致高涨,一杯接一杯地喝着,而刘某燕和朱某连只是浅尝即止。酒酣耳热之际,众人决定各自回家。

刘某燕见冯某喝得不少,便主动提出送他回家。夜色下,刘某燕搀扶着冯某,穿过几条小巷,将他安全送到了家门口。冯某醉意朦胧地道谢,刘某燕见他已到家,便放心地转身离开。

谁能想到,仅仅过了50分钟,悲剧发生了。冯某不知为何倒在了自家门前的路上,被一辆车压了过去,离开了人世。事后检测,冯某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高达399.82mg/100mL,远超醉酒标准。

冯某的家属悲痛欲绝,他们将当晚一起饮酒的三个人告上了法庭,要求赔偿90余万元的经济损失。这起诉讼在小镇里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家都在议论纷纷:好心送人回家,结果还得担责吗?

甘肃榆中县人民法院经过审理,认为冯某自己承担主要责任,占90%。而刘某燕、朱某连和罗某三人作为共同饮酒者,需承担剩下的10%责任,赔偿10.7万元。法庭的判决让很多人松了一口气,也让更多人开始思考酒后责任的分担。

在小巷里,在酒桌旁,好心和责任之间的那条线到底该怎么划?

最终判决:

冯某醉酒后在家门口被车碾死,法院判决其承担主要责任,共饮者分担小部分责任。

从普通人的角度看,这件事让人唏嘘。送醉酒的人回家是一种善意,本来是值得鼓励的行为。如果因为这件好事反倒要担责,那以后谁还敢伸出援手?但另一方面,酒后行为确实存在不确定性,醉酒的人责任意识淡薄,容易造成意外。

这起案件让人心酸,善意不该被惩罚,但同时也提醒我们,酒后安全意识不能放松。

有些网友的言论过于偏激,认为好心送人回家还被告上法庭是对好人好事的打击。其实,法律的判决已尽量平衡了责任和善意之间的关系。真正值得批判的是,冯某的家人是否在悲痛中失去了理智,过度索赔,这反而伤害了邻里间的和睦与信任。

这件事情你怎么看?你是否也有过酒后送朋友回家或被送回家的经历?分享一下你的故事,与我们一起讨论吧!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