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0年11月的某一天,家住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梁集镇梁集村的杜长胜,接到一个消息,说儿子出车祸了。
71岁的杜长胜顿感不妙,心“突突突”地乱跳起,他默默地祈祷儿子能平安。
可事不遂人愿,儿子杜存平还是去世了。
杜长胜和老伴付续芳感觉天旋地转,悲痛万分,他们这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啊!
可无论怎么悲痛,儿子都已经不在了,人死不能复生。
杜长胜和老伴只能抑制住内心的万般痛苦,强迫自己要振作起来,要协助儿媳打理儿子留下来的事情。
儿子是家里的顶梁柱,现在这根顶梁柱没了,其他人只能同心协力,一起撑起这个家。
儿子生前刚建了一家厂房,想干面粉生意的,还进了设备和机器等。刚刚弄好,正准备要投入生产时,却突然撒手而去了。
儿媳朱艳丽虽然很能干,但毕竟是个女人,体力也不行。孙子孙女还小,都还在读书,帮不了什么。
杜长胜就挺身而去,协助儿媳办理了儿子的丧事,然后去打理面粉厂的事,得要把生意做下去。
可一个月后,面粉厂才开工了10天,朱艳丽竟也遇到了车祸,也去世了。
这突如其来的又一个打击,把杜长胜老夫妻俩打懵了。丧子之痛还没缓过来,现在又经历儿媳去世的悲痛,两个人感觉是在做梦一般。
等稍稍缓过神来后,老夫妻俩老泪纵横,悲痛欲绝。要不是还有孙子和孙女,老夫妻俩真不想活了,想跟着儿子儿媳一起去了。
看到孙子孙女,杜长胜只能又一次强压住心中的悲痛,他得要撑起这个家。他劝老伴要振作起来,因为现在他们俩是孙子孙女的依靠了,他们必须要屹立不倒。
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孙子孙女接连失去父亲和母亲,不能再失去爷爷奶奶了。
这个家庭在承受“老年丧子”和“幼年丧父”的悲痛,每个人的心里都是痛彻心扉。
杜长胜原本在这个家庭中,已经退居第二线了。可现在,他只能又站到第一线去,去成为这个家庭的主心骨。
老伴和两个孩子,因为还有杜长胜这个主心骨在,所以他们也坚强地应对着眼前的一切。
2
可刚办完儿媳的丧事,又一个大麻烦找上门来了。
很多债主络绎不绝地找来,要求杜长胜家还债。杜长胜和孙子杜勇算了一下,竟然有330万债务,18岁的杜勇看着这个数字,都不知所措了。
儿子儿媳欠下了330万外债,这让杜长胜很惊讶!。现在,叫他们老夫妻俩和两个孩子,怎么还这笔巨额债务呢?
要知道,杜长胜和老伴都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了。两个孩子还小,都还在上学,哪有能力还债呢?
杜长胜的心情很沉重,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该怎么办?他回想自己的人生,一路走来很不容易,心想终于可以安享晚年了,哪知道会这样?
1939年,杜长胜出生在江苏徐州睢宁县梁集镇的梁集村,他们家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境并不好。
杜长胜为人很厚道,非常守信用,还特别勤劳肯干。不管干什么活,他都是任劳任怨,不怕苦不怕累的。
后来,村里来了个浙江人,浙江人办了一个挂面生产作坊。杜长胜就去帮这个浙江人干活,学会了做挂面。
杜长胜结婚成家后,有了儿子杜长存,他就把做挂面这门手艺,传给了儿子。
杜存平跟父亲一样,也是一个肯吃苦的人,他总是认认真真地做挂面、踏踏实实地做人。
做挂面自然是需要面粉的,杜存平就萌生了要建一个面粉厂的想法。
可建面粉厂需要一大笔钱,他根本没这么多钱。他就默默地攒钱,希望等钱攒够后,就实现他梦想。
2009年,杜存平手头里已经攒下100万了,可建面粉厂要租地皮,建厂房,进设备等,这100万根本不够,起码得要400多万。
杜存平跟妻子商量后,妻子很支持他,他就决定开面粉厂了。
他现在已经40多岁了,不能再等了,如果再等下去,他就成老头了,那什么都干不成了。
杜存平就到处去借钱,他得要再筹到300多万呢!
因为杜存平一向非常有诚信,为人又厚道,所以大家都很相信他,乐意把钱借给他。他承诺等面粉厂建起来,赚了钱后,一定连本带利地还给大家,决不让大家吃亏。
可哪知道面粉厂刚建好,杜存平就因为车祸而去世了。一个多月后,他妻子也去世了,债主们借给他们的钱,该问谁去要呢?
3
按法律规定,杜长胜夫妻俩和两个孩子,都是杜存平夫妻遗产的继承人。当然,接受了遗产的话,他们也要偿还被继承人的债务的。
可现在的情况,根本没有现钱,现钱都变成厂房和机器设备了。厂房和机器设备,现在卖出去的话,根本卖不满400多万了,因为还有人工等费用呢!
有人给杜长胜支招,只要他们放弃遗产的继承权,就不用偿还债务了。反正他们老的老,小的小,债权人也没法拿他们怎样的。
有人对杜长胜说:“你们七老八十了,拖拖就过去了,谁会为难你们这样的老人?”
还有人说:“现在借钱跑路的人多得是,人死赖账,这有什么啊?”
……
但杜长胜思来想去后,觉得不行,不能这么干。人家是冲着对他儿子儿媳的信任,才把钱借给他们的,他们怎么能做出赖账的事呢?
再说,人家的钱也是辛辛苦苦挣的,又不是大风刮来的,自己家不能坑了那些帮助自己家的恩人。
如果真赖账的话,以后孙子孙女还怎么做人?怎么直得起腰来?他们杜家还有什么脸面见人了?
杜长胜决定,儿子儿媳欠下的债由他来还,他说:“人活一辈子,钱算个什么!儿子不在了,不能给他留骂名。再苦再累,我也要让孙子挺直腰杆。”
杜长胜就给之前那些来讨债的人一一打电话,让他们来登记一下。
他说:“来吧!拿着借条来,我儿子不在了,账我老头子认,我给你们重新打借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