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就到了2025年,再过6个月又将迎来新一年的高考。去年高考因第一年实现物化绑定而产生的各种重大变化,想必让家长们仍记忆犹新吧?实际上,一年的高考变化影响的是好几届家长的心态。
不管孩子是否参加过高考,或许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但问题是,物化绑定之后给那些高中的孩子带来了怎样的后果呢?看到一位知情人的说法,才让人看清了这一现实。
去年的一些高分考生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和父母绞尽脑汁定下的选课,最后竟被套路了。原来是不少高校齐刷刷地宣布了一个消息,从今年起,只选物理的考生报不了本校的大热门专业,如医学、人工智能、大数据、计算机等。
这些专业通通新增了一个要求,那就是不仅要学物理,还得学化学,物化绑定才是真正的理工类人才选拔标准。这表明高校已经看清了一些高等教育的趋势,对人才筛选有了更理性的看法,可苦的却是那些未能及早看清形势的家长和考生。
于是,甚至有600多分的考生因无法学到自己心仪的专业而惨遭调剂,复读的就更不用说了。这样一来,我们很容易想到一个结果。
从去年开始,高一的学生在选科时恐怕会默认物化绑定,选了物理就得选化学,即便有些学生根本不擅长这两门科目,也无可奈何,谁知道他们想学的专业有这个要求呢。
就像一位上海的知情人所说,现在他们学校文科原本一直挺不错,而且A率比物化还高,可这届高一选择物化双选的学生大概率占了90%,这是什么概念?有人说政治和生物的老师或许可以原地退休了。
尤其是他们学校以文科见长,有很多优秀且教学能力强的政治老师,一下子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变轻了,未来可能一天就上一两节课,特别清闲,反正选政治的学生不多了。
我们都知道,很多专业四年后毕业时,可能原本是笑着入学,最后却要哭着毕业。就像计算机专业,四年前还是炙手可热的,录取分数也随之升高,可等到再过四年自己毕业时,该专业在市场上早已饱和。
那么,但凡有点判断能力的人都能想到,现在这些一股脑全去挤物化赛道的考生,会有多少人成为新的炮灰呢?确实有很多同学因选了文科,没学好专业且找不到工作而十分后悔。
但现在想想,这些高一的学生再过七年毕业时,物化考生岂不又人满为患了?那时,文科赛道或许反而轻松了。这真是此消彼长啊。当然,地区不同,选择的趋势也不同,有些地方物化政的赛道被挤爆了。
而文科生仍然觉得读了文科后唯一的想法就是不想再读文科。那么,就祝福这些选择物化的学子们吧,因为每个人的选择确实如历史中的一粒沙尘,谁也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是错,只能通过时间来检验。
市场上永远都有热门专业,但是能否预测准确,就得看家长和学生是否有提前收集信息、缩小信息差的能力。我们无法保证人生中的每一个选择都是绝对明智和正确的,有时确实得看运气。
对于老师来说,这段时间文科老师因没有学生的高考压力而高兴,毕竟谁不喜欢钱多事少呢?但这又让人回想起并不遥远的文理分科模式,发现跟以前相比,本质上并没有太大变化,文科的依然学文科,理科的依然学理科。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科在全世界范围不论专业还是岗位都在缩减这是事实,但生物啥时候成文科啦?
扯几八的淡,全世界的文科都倒闭了还敢学文科?
文科是基础必须要学而且要学好,但不适用大学筛选人才。科学的安排是,文科差的高中不允许毕业,理科差的大学不招。
数理化一直是绑定的,为什么要拆
社会发展的动力源于理化,选择理化永不过时。。其他专业或许能热一阵子,但不具备可持续性。选择理化会有学习难度,但不会后悔。
又TM在这造谣呢。
当年反对文理分科,改成什么3+x或3+1+x,就是扯蛋;只要社会需求不改,高校招生不改,下面怎么改都没用的
你的学习知识是为了给别人用的,那你不该都学会吗,[呲牙笑]
人工智能,大数据,计算机和化学有毛关系啊。
文科类专业本来就不是普通家庭选的,这类型的一般以后就是学新闻金融律师艺术这些。你学的再好,家里没点背景,毕业很难找到工作。理科就不一样了,只要你学得好大把人抢着要。
现在经济下行[抠鼻]沙币文科有毛用[抠鼻]
当年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话现在人都忘了[笑着哭]
靠文科造不出六代机
没有了人文教育,与机器人何异?
其实就是因为理科就业面广,所以孩子们不想毕业就失业,其实很多文科工作是理科生再干,但文科还真干不了理科的活。理科生就算专业不太好可以考公考编,理科名额更多,考证也是理科多,消防工程师、安全工程师也是理科生才能考,文科生也就考个会计师
可以物化政的,但大部分都是物化生
以后顶尖985保留文科就够了,其他的普通文科院校不过是给智商低学不了理科的留着混文凭的而已。
你选了化学不选生物?
知识本身都有用,交叉学科越来越多,只是用来入学选拔的话,理科用: 物化生 应该是合适的。文科用:史地政。别折腾了[滑稽笑]
物化政的专业覆盖范围最大,不给开物化政的那个学校有毛病,军警类物化政最吃香
我刚看了江西的分科,印象中,可以选物化生、物化地,生物和地理,依然是很重要,只是没有物理化学老师的选课率高。这不是很正常吗?哪个理工科专业,能离开物理化学?
学理工科首先是必物必化,最好是物化生全选。政史地学着没什么用了解一下就可以了根本没有必要放入高中课程,最多做选修课就好了!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理工人才的实干而不是只会空谈的腐儒!
理化只是覆盖率高,实际分数并无优势,遇到和只限物理的选类,直接九层九歇菜,去年高考经历过了,理化和单选物理的招生人数相差不大。但是单选物理的总分就较高,硬生生拉高分数线。
生物不是一直是理科么,还有生物学我觉得也很重要啊,我觉得物化生应该全部绑定[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我女儿大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表示跟化学一点关系都没有[哭笑不得]
其实,大学老师早就发现,理科学生是因为语文英语有优势而被录取,文科学生往住是数学好而被录取
基础教育本来就都该学,非要搞个选科
国家应重高中毕业会考,而不是高考
选物化政是仅次于选物化生的,我们当老师的能不知道?政治对以后考研考公都有利,家长也都知道,编也编得像点
数理化不分家,这是常识啊。
文科不是没有用。而是高中学的太浅,大学培养的方向不对。人文社会科学说白了就是研究人的,天天关在大学教室里能研究个鸡毛。不管是东方西方,都多少年没有像样的社会实验了。
再不改,学生象弹簧一样,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最后找工作,再工作,一直绷得紧紧的,弹簧易簖,生命还有什么意义,神经病会越来越鸟[笑着哭]
如果没有政治课和优秀的政治老师去用心培养一遍,那么理化生培养的有多好就给国外输送多好的人才
国家发展还得靠理工
反正改革成果我拿到了。
有没有人想知道张雪峰怎么说的[doge]
然而事实是理科好的学生文科往往不差,文科好理科差的挺多,啥都差的也不少[呲牙笑]别说那些极端例子
高等教育要发力了吗
我弟第一届新高考,然后他没选化学,被华北理工那个王牌专业录了,他们舍友经常拿这事调侃他
我感觉现在就业已经从本科卷到研究生了,如果一旦不能就业,文科读研在国内,国外的可选机会相比理科差别有多大?
请问物化政、政史生不香吗?
物化生 史地政 就相当于文理
物理化学生物地理都是理科专业
谁说的,我儿子选的就是物化政,他同学选物化生的有的是,哪门不好都不行啊
全球范围内所有的大学都在缩减文科,扩大理工科的规模,文科很难就业。
兜兜转转。还是理科生。又回到解放前
那就保留物化科目,其他全部取消好了
再过几年又恢复文理分科了
好事!
活该[笑着哭]
直接分文理多好,折腾来折腾去
考公,会计,法律,学文没问题~医药不要求学生物吗?!
没办法,技术的门槛越来越高,科技的分量越来越重,文理地位不变是做不到的。
但事实上现在牛掰的论文基本都是英语写的
现在高考模式好复杂啊,看来看去都看不懂[笑着哭]
不管怎么选,都是优胜劣汰
最早的,3+2多好。
高一选科前政策就通知了,不是高考才说
文科不能救国,只要科技发达,不讲武德照样称霸天下
文科是基础,理科好就业,毕竟搬砖打镙丝文科也干不好。
中国学生太难了
改了几年 最后又回到文理分科[流鼻涕][流鼻涕][流鼻涕]
文科出来往小了说找不到工作,往大了说对社会无用[笑着哭],要那么多干嘛
25年前高考的理科生,那时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就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笑着哭]
加上爱国政治教育
不就是原来的理科吗?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