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之嬛学笔记:考古清宫选秀那些事儿
《甄嬛传》第1集。太后对雍正说,皇家最紧要的是开枝散叶,绵延子嗣,才能江山万年,代代有人。为此才要三年一选秀,充实后宫。选秀的事儿就定了,让内务府挑个好日子,一轮轮挑下来,优秀的为嫔为妃。雍正觉得要满汉一家,想从汉军旗里多挑几个秀女。选秀了,开戏了。
康熙以后,清朝的后妃设置,中宫皇后一人,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位四人,嫔六人,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就像皇太后说的,宫里的贵人就像小花儿,遍地都是。宫里的“贵人”们,要到嫔位才真是有出息了。
(一)“三年一度”的嫔妃选秀
选秀制度始于顺治皇帝,新制的实施还有赖于孝庄皇太后的一道懿旨“选立皇后,作范中宫,敬稽典礼,应于内满洲官员之女,在外蒙古贝勒以下、大臣以上女子中,敬慎选择。”除了惯有的满蒙联姻,将更多满洲官员和外藩王公大臣家的子女纳入了选秀范围。
“三年一度”的妃嫔选秀,由户部联合内务府、八旗都统衙门举办,专门为皇帝遴选后妃。满、蒙、汉军八旗官员、军士、闲散壮丁家中,年满十四岁至十六岁的女子(有说十三岁至十六岁)都必须参加,十七岁以上的女子不再参加。
选秀时,甄嬛十七岁,沈眉庄十七岁,安陵容十六岁。倒是夏冬春十八岁,怎么混进去的?不过被华妃赏了一丈红,领盒饭,侧面说明,一般情况下,夏冬春本不会在宫里。
后来,选秀的门槛又抬高了,四品以上的八旗官员家中符合条件的女子才参加选秀,正儿八经的宫妃都要从八旗秀女中挑选。有一些被选中的秀女不留宫中,会被指给皇室宗亲做妻室。
温实初原想求娶甄嬛,让她不去选秀,怎么可能呢?凡符合规定的八旗女子,必须参与选秀,这是一个指定动作,没按规矩办的,是要被治罪的。只有甄嬛落选,温实初才有机会。
(二)“一年一度”的内务府选秀
还有一种选秀,一年一届,是内务府单独办的。内务府管的就是皇帝大宅里的家事,内务府选秀就是从上三旗包衣佐领的家属少女中挑选符合条件的女子,作为官女子,入宫伺候主位。包衣在满洲语里虽然是“家里的”“家人”之意,实为奴仆。
官女子如果得到皇帝的恩宠,就可以由答应、常在逐步进阶为嫔妃。如果没有“好福分”、“好造化”可以得到皇帝垂怜,那么二十五岁之后放出宫,自行婚配。
雍正的生母乌雅氏可以说是“最强官女子”,从山脚到了山顶。
包衣之后,以官女子的身份入宫,得康熙恩宠,诞下胤禛第二年晋封为德嫔。之后还育有皇六子、皇七女、皇九女、皇十二女、皇十四子,其中皇六子、皇七女早夭。
康熙二十年,册立四妃,惠妃纳喇氏、宜妃娘郭络罗氏、荣妃马佳氏和德妃乌雅氏。四妃之中,乌雅氏出身最低,可是笑到了最后。九子夺嫡,决赛选手四子雍亲王和十四子大将军王,无论哪一个赢,皇太后这一宫中女性至高位置都是她的。
(三)选秀到底在选什么
每到选秀季,各地秀女就会相聚京城,乘骡车。车马费统一报销。沈眉庄住自家京城宅子,甄嬛住自己家,唯有安陵容寄居甄家。一开始差别就很大。
秀女入宫参选,先按满、蒙、汉的顺序将入宫车队依次排序。每一族的车队中又论资排辈,后妃亲戚排最前,然后到曾在初选环节被选中的女子,再到复选的女子,本次新到秀女排最后。同类型的秀女又按照年龄大小排列。
每个秀女的车上,都有两个灯笼,写着秀女的个人身份,格式参照殿选时,太监报秀女名字时的格式,如“大理寺少卿甄远道之女”。
参与选秀的女子,也是过五关斩六将。阅选的时候,秀女们五六个站一排。选中的留牌子,不中的“撂牌子”。被留牌子的,还要定期复选。复选中的,才会正式成为后妃人选。最终成为宫妃还要经过“引阅”、“复看”、“留宫住宿”等环节。
所谓选秀,第一是选秀女出身,即门第;第二才是选秀女个人,即才学品貌。选秀不单是为了皇帝充实后宫绵延子嗣,更是笼络朝中大臣的政治手段。如当年孝庄联姻索尼,对抗鳌拜、遏必隆;剧里华妃十七入王府;雍正料理了年羹尧后选功臣之女入宫,都是政治目的。前朝后宫盘根错节,不就是这么来的吗?
甄嬛入选,大喜事,甄家敲锣打鼓放鞭炮。看着甄远道携全家跪拜甄嬛,一天的时间,天上地下,见父母跪子女,还是觉得难过的。甄嬛父亲母亲的眼神表情特别有戏,表现出的情绪很复杂。
《甄嬛传》之嬛学笔记:考古清宫选秀那些事儿
文笔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