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自古以来,山西地区作为中原地区的交通枢纽之一,地理条件优越。
这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晋式青铜器就是多元文化发展的结果。
在传统中原风格的基础上,晋式青铜器将北方游牧文化糅合其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特点。
晋国在立国之时只有方圆百里,经过一代代晋侯的奋斗以后发展成为北方最为强大的国家之一,位居“春秋五霸”之位。
尽管晋国最终被三国取代,但是由于青铜文化始于晋国时代,因此后世当地青铜器的发展尽皆被归纳为晋式青铜器。
晋国文化的定义自从大禹铸就了九鼎开始,青铜作为一种时代产物就逐渐开始与一个国家的权力相对应,即“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在古代,一个国家的大事分为两种,要么与祭祀相关,要么与战争相关。然而无论哪种大事都难以与青铜器分割开来,这足以体现青铜器本身的地位。
晋国建立之时,关中地区迁移而来的周人大大促进了社会制度的变革,并且将外来农业技术携带而来,在结合山西地区优越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后促使晋国生产力得到大力发展。
与此同时,商业、手工业开始繁荣,频繁的贸易让青铜器等手工业产品得到了发展。
晋式青铜器的发展与晋文化息息相关。作为地方文化中出类拔萃的代表,晋文化在传承中原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将土著文化和北方文化进行汇集,将之升华为当时最有代表性的文化之一,这对于晋式青铜器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于晋文化的概念,我国学者历来有所争议,主要观点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向。
其中狭义方向认为,所谓的晋文化主要是指在晋国势力范围之内,并且由晋国老百姓创造的物质和文化。
按照这个说法,晋文化存在的时间范围应该根据晋国存在的时间范围进行划分,即从公元前1027年周成王入主唐国开始,一直到公元前376年晋静公被架空,晋国被韩、赵、魏取代为止。
广义的观点认为,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晋文化所出现的地方都应该算作其中,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而非历史或地理划分。
根据这个说法,晋文化贯穿山西地区上下一千七八百年,甚至能够与先秦时期所媲美。
学者之所以会对晋文化的概念产生歧义,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大家对于“晋”字的含义有着不同的理解。狭义观点认为,晋的意思是晋国,即晋文化是独属于晋国的文化。而广义观点则认为,所谓的晋是指晋特色,是一种地域范围概念,而非特指。
当然,无论晋文化究竟所指如何,并不影响其对于晋式青铜器发展的启迪,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晋国青铜器在造型上,青铜器不仅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劳动技艺,其中更是包含着艺术家们丰富的审美观点。
从一个器物的外形就能够看出古代劳动人民对之寄予的理念,而器物的动物装饰更是与整体器型相搭配,最终形成和谐统一之感。
在青铜器出现的早期,人类艺术家对于动物造型的应用主要体现出宗教性的特点。在科学尚不发达的年代,许多民族对于许多动物都有着自然而然的崇拜,甚至诞生了“图腾”等说法,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生产力的低下让人们难以掌握自然资源。
原始农耕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人类进入农耕时代,不仅生产力大幅度提高,而且许多动物开始被人类所驯服,能够在人类的指使下从事农业劳动。
人类对于动物的盲目崇拜也自此冲淡了许多,转而开始对动物产生理性的认知。
进入青铜时代以后,动物造型成为青铜器的主要艺术题材。在晋式青铜器中,艺术家们不仅传承了固定的社会图腾,而且更是突破封建想象中神秘模样,体现出世俗审美的特点。
根据动物的形态特征,晋式青铜器中的造型可以分为写实类、虚幻类和组合类动物三种。
写实类动物造型就是指,将人类能够通过肉眼看到的真实存在的动物以客观的方式作为题材。
经过漫长的进化,人类从与动物之间的不断抗争变为利用动物帮助自己劳作,长时间近距离的观察让人类对于动物的真实性烂熟于心。
人类不仅将帮助人类进行农业活动的家畜作为题材进行创作,还将猛兽、水禽等动物一并纳入其中,并且随着地域的不同,带有一定的民族性特点。
作为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汇的地方,山西地区不仅将家中常见的动物作为题材,还将鹿、鹰等出现在草原地区的动物作为题材。
在进行表现时,晋式青铜器往往将动物的生活写实描绘其中,猛虎扑食、猎鹰叼鱼等画面尽皆存在。这些造型不仅惟妙惟肖,甚至连动物本身的结构也描绘地一清二楚。
虚幻类动物就是指古代劳动人民结合自己对于宗教或皇权的认知,通过想象的方式产生的动物形象。
这些形象一般代表着某种图腾或是信仰,而非自然界真实存在的形象。
虚幻类动物的出现在青铜器上不仅有着装饰的功能,更有着特殊的文化内涵。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许多青铜器上都存有各类神兽的身影。
例如商周时期,人们对于鬼神相当崇拜,青铜器中多出现饕餮、凤鸟等神兽。
由于神兽的诞生方式主要以想象为主,所以大多晋式青铜器上的神兽神秘而狰狞,多为祈福辟邪的寓意,同时让人们心生畏惧,加强了皇权对于社会和国家的统治力度。
组合类动物是指图案并非由某种单纯动物构成,而是存在着两种及其以上种类数量的动物。例如神话中非常出名的蛇龟像就属于其中一种。
春秋战国时期,动荡的社会促进了文化的发展,百家争鸣也为艺术带来了思想上的崭新动力,晋式青铜器的动物风格产生了巨大变化,由庄严神秘逐渐往人文理性的风格过度。
在该时期,人们的目光开始转变向对自己的审视,并逐渐通过理性务实的思想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尤其是晋式青铜器也由原来的礼器变为生活常见品,动物的造型也呈现出虚实相生的特点,在表达上更加活泼灵动。
晋式青铜器作为结合晋文化之后的产物,其本身在晋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价值递增,尤其是新思潮的出现让青铜器中动物造型更是散发出艺术审美价值。
随着造型艺术的不断发展,晋式青铜器中动物造型逐渐适应新时代审美。
工匠结合艺术发展的规律对其不断进行探索,最终发展出更加璀璨的晋式青铜器动物造型风格,这些风格直到今天依旧为造型艺术提供大量启发。
参考资料:
吴蕴慧. 《礼记》的现代阐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葛介屏.安徽阜南发现殷商时代的青铜器[J].文物,1959(1).
徐复观. 中国艺术精神[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2019.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好漂亮的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