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辛苦攒下50万元“读书钱”,被19岁儿子转给女友,无奈起诉

静槐谈历史 2023-11-25 09:52:00

父母的东西就等于是自己的东西。有多少人是这样认为的呢?

这个想法自古都有,有些人甚至是根深蒂固。

但真的是这样吗?

我相信大家的想法都是不同的。

今天我们来看这样一个故事。母亲将亲生儿子告上法庭,到底为何。

她的做法,你认可吗?

刘女士今年41岁了,早年离异的她带着儿子一起生活。

经过多年打拼,她积攒了一笔不小的存款,共有50多万元。刘女士把这笔钱用作儿子的教育基金,为他将来出国留学做准备。

再婚后,刘女士担心万一将来感情再破裂,会产生的财产纠纷,毕竟这笔钱是她辛苦攒的,于是她将这钱存在了儿子名下。

谨慎的刘女士还用刘某某的名义办理了一张存折。

她跟儿子说:“这钱是留着你出国留学用的,存折先放在妈妈这里,只要你努力,妈妈争取给你存到一百万。”

可惜她还没等到儿子出国留学的好消息,就先等到了一个晴天霹雳。

不久前,刘女士惊恐地发现,那张存折里的钱全都不翼而飞了。

这让她心急如焚,要知道那可是她好不容易攒下来的钱呀,儿子以后读书还得用的,着急的刘女士急忙去银行了解情况。

这一了解,让她的心如坠冰窖。

原来,儿子瞒着她通过挂失存折、修改密码的方式,把钱偷偷地转走了。

想想自己年仅19岁的儿子,居然做出这种事,她难以置信。

于是她立马打电话给了儿子,可此时儿子刘某某正跟女友玩的正欢。

刘女士在多次与儿子还有其女朋友联系后,才被儿子告知,他已经将这笔钱转给了女朋友吴某某了。

并且他们外出游玩,还有购买车辆等费用,已经花去了20多万了。

看着自己辛苦攒下的血汗钱,被儿子这样肆意挥霍,刘女士心痛啊。

在电话里,刘女士苦口婆心劝儿子将剩下的钱转给自己,留着上学用。

但儿子却不同意。

儿子刘某和女友吴某一致认为,这笔钱既然是给刘某读书用的,那就是属于刘某,所以拒绝交还这笔钱。

刘女士多次劝说无果,无奈之下只能将儿子“告上”法庭。

第一次开庭时,刘女士及儿子刘某均聘请了律师,母子对簿公堂。

双方在法庭上展开了激烈的对抗。

在庭审结束后,承办法官陈昆鹏对母子二人进行了谈话,想要化解母子矛盾,不要让矛盾激化,将来后悔。

他还去劝说了刘某某的女朋友吴某某。

最后,在法官的努力下,母子二人这场历经一个多月的“战争”才得以化解,双方达成了共识。

其实父母与子女间的财产纠纷并不少,这一切是说到底还是思想出了问题。

已经年迈的王阿姨就没有刘女士这么幸运了。

多年前,老伴林叔因遭遇了骗局,被骗了许多钱,那些钱,大部分是问亲戚朋友借的。

为了不让两个儿子担心,他们没有将欠钱的事告知孩子们。

早年间,两人通过打拼在县城里购置了一个小套房。想着等孩子们都结婚了,两人就住在小套房里就好,可以时常走动。

但因为这件事,王阿姨和老伴没办法只能将这个小套房卖了,把钱还了。

两个老人还庆幸,好在社区人员及时发现情况,没把给大儿子准备的婚房给搭进去,只是小儿子估计得吃点亏了。

不久,大儿子结了婚,也回到县城工作。

王阿姨和老伴依旧住在乡下。

一天晚上,王阿姨和林叔,大儿子和儿媳刘某,还有林叔家的亲戚一起谈起,、王阿姨老两口往后养老的问题。

王阿姨及林叔的意思是依旧在老家生活就好,离县城也近,儿子儿媳带着孙子时常探望就好了。

大儿子和儿媳也表示,因为县城的房子房间不多,加上立马就要迎来二胎了,所以赞成父母的意见。

这时林叔家的亲戚十分可惜道:“要是当时你们那套房没卖,就没有这问题了。”

一听这话,大儿子和儿媳立马不淡定了。

王阿姨和林叔以为小两口担心自己,立马安慰已经没事了。

谁知,儿媳下一句话让来两口心中一凉。

“你们的房子就是我们的,你们卖房子怎么没跟我们说。”儿媳说道。

大儿子也认为,那房子等父母死了就是自己的。所以父母卖房子,就是把属于他的房子给卖了,夫妻俩十分生气。

在他们看来,父母只是帮他们保管财产的人,并没有资格擅自决定房子的事情。

接下来,生气的夫妻俩对王阿姨和林叔处处针对。

不仅不让他们进门,还不让王阿姨抱孙子,更甚者不让自己的孩子叫爷爷和奶奶。

林叔被气倒之后,儿子儿媳也不管,王阿姨无奈求助于社区,但社区介入调解也依旧无法改变大儿子夫妇俩的想法。

夫妻俩放话:除非两个老人把房子拿回来,否则别想我们会认他们。

王阿姨只能独自照顾生病的林叔,心里苦不堪言,更是有理没处说。

好在小儿子得知后并没有“责怪”他们。

“虽然父亲被骗这件事很不应该,但这是他们的钱,并不属于我们。”

对于哥嫂的做法他更是不赞成。

在劝说哥嫂多次无果后,刚毕业的小儿子选择从大城市回到了小县城,以方便照顾父母。

在小儿子和王阿姨的照顾下,林叔慢慢好转。

王阿姨表示,从小到大他们其实是更偏心老大的,因为是长子。

虽然“我们的钱长大后都是你们兄弟的。”这句话,对两个儿子都经常说,但私心里给老大留的更多些。

没想到,最后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直到现在,大儿子依旧没有“原谅”二老,思念孙子的王阿姨时常偷偷流泪,又因为没有办法帮助小儿子购房而天天烦心。

好在小儿子从来没觉得自己买房子是父母“应该帮的义务”。

两个老人心里才得以宽慰。

“我们的财产老了以后,都是你们的。”

这句话相信大家都听过,也相信有许多人把它记在心里。

这是中国的大多数家庭的通病。

中国有许多这样的父母,也有许多这样的孩子。

对于刘女士这件事,网上有些年轻人就有这样的看法:

父母的东西本来就是孩子的,我们继承父母的财产有什么不对吗?这些支持的人,是没有财产继承嫉妒了才这么说吧。

我认为儿子的做法没什么问题,长大了想要经济独立,想要离开母亲的管制很正常。

但也有网友说:

经济独立是自己的经济独立,而不是拿着父母的钱独立。

父母的就是子女的这种观念只会助长子女“啃老”的气焰,是该摒弃的旧思想。

对此,你怎么看呢?

作者:郑舒舒

编辑:桢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