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正面管教》这本书的作者简尼尔森说,假如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你感受到的是痛苦不堪,那就证明你的教育方式用错了,家长要是想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是一场速战速决的爆发战,而是一场有爱也有方法的持久战。身为父母,其实最大的挑战是面对青春期的孩子,这个时候的孩子身体正在快速的生长,但是他们的大脑却不能跟上身体发育的节奏。因此,可能会做出很多出格的事情,完全不是自己的能控制的范围之类,会管孩子的家长怎样管孩子呢?
树立规矩意识管理孩子:有的时候道理就是规矩,规矩中体现着道理。我们要给孩子讲道理的同时,把规矩意识给孩子树立起来,无论是吃饭,看电视,写作业,买东西等等等等都要有规矩,因为一旦到时候因为事情而发生了孩子与父母的冲突的时候,如果没有规矩,孩子是听不进去你讲道理和教育的,但是事前就有规矩规则的话,孩子自身的心理就已经有了规则,有了心理的预设,家长教育管理起孩子来要轻松的多。
有礼有节拒绝孩子的要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遇见孩子,提出一些非分的要求,或者是做出一些家长认为不合时宜的诉求是作为家长来说,这个时候一定要明确的告诉孩子不可以拒绝孩子,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家长应该把拒绝的理由告诉他。不买这样东西的理由是什么?不能去看这场电影的原因是什么?总之拒绝的时候要把道理讲清楚,家长是站在孩子角度上去考虑这件事情的对错,而不仅仅是为了显示父母的权威拒绝孩子。如果有可能的话,等待事情结束之后,双方站在比较轻松愉快的环境下面换一个角度跟孩子一起再来讨论一下这件事情,事后的这样一个交流沟通,既可以对上次没有满足孩子的要求那情绪做一个疏导,又可以为下一次孩子这种行为树立一个良好的例子。
放下家长的身段教育孩子: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保持的非常严肃,习惯用领导的态度或者上级对下级的态度来训斥孩子。所以我特别介意那些管不好孩子的家长能够真正的放下身段,用平等的视角和孩子沟通交流,而不是应该用命令的语气,他内心中真正给予孩子尊重,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行不能不可以,而是要给孩子自己做出选择的权利,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决定。
在生活中多与孩子相处:在生活中多多与孩子相处,不要生活中永远都是工作和应酬,与孩子的相处的时间挤一挤总会有的,关键在于家长愿不愿意去花这份心思,挤出时间来和孩子相处。多些时间和孩子吃饭,玩耍多进行一些户外活动和旅行,在这些日常生活的相处中才能让自己的孩子更加了解家长也能让家长和孩子的心彼此是敞开的,在相处的时候才能感受到双方的心,得到情感的交流和理解,只有这样的时候才是你教导和指引孩子的最佳时机。
不断学习如何与孩子沟通:没有哪一个父母天生就会做家长的,也没有哪一个家长天生就能教育好孩子的。孩子在不断的长大,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不可能永远都停留在小时候对家长的言听计从。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家长也不可能永远以父母的权威来压迫着孩子听从自己。往往那些管不了孩子的家长就是永远都在与孩子较劲斗狠的状态,试图知道孩子的一切,探寻孩子的隐私,掌控孩子的所有,却学不会不断调整与孩子沟通的方式。我给的建议就是家长与孩子相处还是很有技巧的,应该不断的学习这些能够走进孩子内心的技巧,只有建立了足够的信任才能够辅佐孩子处理好问题让孩子敞开心扉,愉快的和我们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