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在华间谍网被挖出!多亏渔民立功,捞起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排头档案 2025-04-18 17:24:42

常年与海洋打交道的人,大都听过这样一种说法,即“陆上的东西,海里全都有,陆上没有的东西,海里也都有”。从某种角度来说,这句话其实并没有什么毛病。毕竟,一些日常很少见的东西,往往就潜伏在茫茫大海之中,乃至对国家安全有着“看不见但却尤为严重的威胁”。

新闻报道中出现的“谍鱼”画面

央视新闻于近日报道称,一位叫“老陈”的渔民在一次捕鱼作业中,捞到了一条见所未见的“谍鱼”。这位渔民的警惕性很强,瞬间就联想到了国家安全机关宣传的“海洋间谍”,于是便拨打了报案电话并立即返回港口码头。与此同时,境外某机构接收到了水下装置位置发生偏移的自动报警,然后就通知潜伏在中国境内的间谍“刘某”去打探装置的下落。在这一过程中,国家安全机关顺藤摸瓜,挖出了某国在中国境内经营多年的间谍网络。

“谍鱼”的真面目

于是可能有人就要问了,新闻中提到的这个“某国”,究竟会是哪个国家呢?对于这件事,或许我们可以从报道中展示的“谍鱼”的身上找到答案。仔细观察“谍鱼”的外形后可知,其大致由两大部分组成,即漂浮在水面上的一块平板结构,以及位于水下的大量可上下偏移的叶片,平板结构和这些叶片由一根近似钢索的金属链条相连接。

“波浪滑翔者”的全貌

熟悉无人装备的人大概对此并不陌生,没有错,“谍鱼”的真实身份就是美国波音公司旗下的“液态机器人公司”的一款产物,名为“波浪滑翔者”。这款无人装备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近乎无限的续航力,依靠太阳能和海洋波浪动能来获得能量。浮在水面上的平板结构上,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产生的电力主要供指挥系统和通讯系统使用。至于航行,则主要利用海洋动能。当平板结构随着海浪抬高或降低时,连接平板结构和叶片的金属链条,就会带动叶片进行上下偏转,从而实现划水和向前航行。

从水下看“波浪滑翔者”

虽然“波浪滑翔者”的航行速度非常慢,基本只有1.3节,但近乎无限的续航力,使得其很适合被用于执行某些海上长期任务,如对一些海域的持久探测和监控。正是因为看到了“波浪滑翔者”所拥有的军事用途潜能,波音公司便出资收购了“液态机器人公司”,让后者成为了自身旗下的一个子公司。而从几年前的一些报道中来看,“波浪滑翔者”已开始在美国海军陆战队中获得使用,证明其已经投入军事用途。

“波浪滑翔者”的叶片可以上下偏移

当然,在被用于谍报类任务时,此类装备往往都会经过某些“去身份化处理”,如抹掉相关制造商的商标,以及可代表其所属国家的一切标识。如此一来,即便该装备被查获,外界也没有直接的证据可证明其“身份”,进而难以对投放无人间谍装备的国家提出指控。不过还是那句话,只要是对无人装备领域不陌生的人,就都能看出渔民“老陈”捞到的“谍鱼”,无疑就是美国的“波浪滑翔者”,美国军方或情报机构的嫌疑绝对是最大的。若说美国与此事没有一点关系,想必绝没有人会相信。

警惕间谍组织

很显然,虽然当下仍处于和平时期,但我们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却并不平静,“看不见硝烟的较量”时刻都在进行。从海上“谍鱼”到潜伏在境内的外国间谍网络,都是我们需要提防和打击的对象。“国家安全无小事”,这句话绝不应被淡忘。

1 阅读:29